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入侵植物辣子草抗逆性及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 第12-39页 |
前言 | 第12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2-20页 |
·逆境胁迫试验 | 第12-16页 |
·材料培养及逆境处理 | 第12-13页 |
·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13-15页 |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化感作用研究 | 第16-17页 |
·水浸提液的制备 | 第16-17页 |
·生物测定 | 第17页 |
·低温胁迫对辣子草化感作用的影响 | 第17-18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8-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3页 |
·逆境胁迫对辣子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0-23页 |
·逆境胁迫下辣子草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20页 |
·逆境胁迫下辣子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20-21页 |
·逆境胁迫下辣子草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变化 | 第21-23页 |
·辣子草对不同逆境水平胁迫的适应能力 | 第23页 |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3-30页 |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3-25页 |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生长的综合效应 | 第25-27页 |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受试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7-30页 |
·低温胁迫对辣子草化感作用的影响 | 第30-33页 |
·低温胁迫后辣子草水浸提液对有丝分裂的影响 | 第31-32页 |
·低温胁迫后辣子草水浸提液对微核的诱导 | 第32页 |
·低温胁迫下辣子草水浸提液对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9页 |
·辣子草抗逆性的研究 | 第33-35页 |
·辣子草的化感作用 | 第35-39页 |
·辣子草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 第35-36页 |
·化感作用对幼苗生理过程的化感效应 | 第36-37页 |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 第37页 |
·低温胁迫对辣子草化感作用的影响 | 第37-38页 |
·研究方法可行性 | 第38-39页 |
·展望 | 第39页 |
文献综述 | 第39-56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1 生物入侵的机制与假说 | 第40-41页 |
2 入侵植物抗逆性 | 第41-43页 |
·植物在逆境伤害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基础 | 第42页 |
·逆境条件下植物抗氧化酶的变化 | 第42页 |
·逆境条件下入侵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变化 | 第42-43页 |
3 化感作用 | 第43-53页 |
·化感作用及研究历史 | 第43-44页 |
·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产生途径 | 第44-45页 |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 第45页 |
·化感物质的作用特点 | 第45-46页 |
·化感物质作用具有一定范围的作用谱 | 第45页 |
·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的作用强度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 第45-46页 |
·化感物质存在复合效应 | 第46页 |
·化感作用机理 | 第46-50页 |
·对细胞分裂与细胞膨大的影响 | 第46页 |
·对膜功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对植物营养吸收的影响 | 第47页 |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47-48页 |
·对呼吸作用影响 | 第48页 |
·对酶系统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激素的影响 | 第49页 |
·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9-50页 |
·影响化感物质产生、释放及作用因素 | 第50-51页 |
·化感作用研究方法 | 第51-53页 |
·采用水或有机溶剂为提取介质 | 第52-53页 |
·利用琼脂、石英砂和蛭石等固体作为载体 | 第53页 |
·模拟自然条件 | 第53页 |
4 辣子草研究进展 | 第53-56页 |
·辣子草植物学特征 | 第54页 |
·辣子草生理特征 | 第54-56页 |
·花果期长 | 第54页 |
·结实多、种子小,易传播 | 第54页 |
·在生活期内可产生三代植株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