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 白僵菌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 第13-15页 |
·分类地位及形态学特征 | 第13-14页 |
·影响白僵菌生长发育及其致病力的因素 | 第14-15页 |
2. 白僵菌的致病机理 | 第15-16页 |
·白僵菌对昆虫的侵染途径 | 第15-16页 |
·白僵菌对昆虫的侵染过程 | 第16页 |
3. 昆虫防御真菌的机理 | 第16-19页 |
·体壁和消化道的防御作用 | 第16-17页 |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第17-18页 |
·血细胞免疫防御 | 第17页 |
·体液免疫防御 | 第17-18页 |
·染病幼虫体内血细胞、游离氨基酸及酚氧化酶变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4. 虫生真菌在甜菜夜蛾防控上的应用 | 第19页 |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不同条件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21-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不同温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1-22页 |
·培养基不同pH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22页 |
·光照对白僵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 | 第22-23页 |
·培养基pH值对白僵菌菌株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光照对白僵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温湿度、饥饿和虫龄对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毒力的影响 | 第27-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29页 |
·温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 第28页 |
·湿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 第28页 |
·白僵菌对不同饥饿状况幼虫的致病力 | 第28页 |
·白僵菌对不同龄幼虫的致病力 | 第28-29页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温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湿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温湿度下10d的幼虫累计死亡率 | 第30-31页 |
·白僵菌对不同饥饿状况幼虫的致病力 | 第31-32页 |
·白僵菌对不同龄幼虫的致病力 | 第32页 |
3. 讨论 | 第32-35页 |
第四章 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对白僵菌侵染的生化应答 | 第35-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试虫和菌株 | 第36页 |
·甜菜夜蛾幼虫的感染 | 第36页 |
·甜菜夜蛾幼虫血细胞数量变化的测定 | 第36页 |
·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测定 | 第36页 |
·感染的甜菜夜蛾幼虫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测定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感染的甜菜夜蛾幼虫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感染的甜菜夜蛾幼虫粒血细胞和浆血细胞数量的变化 | 第38页 |
·感染的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感染的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43-45页 |
1. 全文结论 | 第43页 |
2. 讨论及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符号表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