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一人公司信用规制问题的意义:一人公司的信用状况 | 第8页 |
·国内外关于一人公司信用规制研究的概述 | 第8-1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2 一人公司信用规制的基础理论 | 第12-19页 |
·一人公司概述 | 第12-13页 |
·解释上的困难:对信用的把握 | 第13-16页 |
·不影响各方交流的信用的内涵 | 第13-15页 |
·信用的内生动因 | 第15-16页 |
·信用的内生动因催动出两大基本信用:道德信用和经济信用 | 第16页 |
·一人公司的信用规制 | 第16-19页 |
·以信用的经济性为基础对一人公司进行信用规制的研究 | 第16-17页 |
·反映信用经济性的要素—信息和资产 | 第17-19页 |
3 利益关系判断与信用规制 | 第19-23页 |
·利益分析 | 第19-22页 |
·信用规制法律关系所协调的利益关系的类型化 | 第20-21页 |
·规制重点:两种利益冲突类型 | 第21-22页 |
·信用规制的法理根源:利益关系中的主体与行为 | 第22-23页 |
·寻找一人公司信用规制的法理根源 | 第22页 |
·对利益关系中的主体与行为的考察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4 信息所关涉的一人公司的信用规制 | 第23-33页 |
·对利益主体所关涉的信息考察 | 第23-24页 |
·信用规制方法之一:设立一人公司的主体资格 | 第24-25页 |
·信用规制方法之二:一人公司的法律类型 | 第25-27页 |
·信用规制方法之三:一人公司的公示义务 | 第27-29页 |
·信用规制方法之四:一人公司的“计划生育”制度 | 第29-32页 |
·对“计划生育”制度立法理由的批判 | 第29-31页 |
·对“计划生育制度”的立法前瞻:维护与消亡的博弈 | 第31-32页 |
·利益主体的行为所关涉的信息与信用规制方法之五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5 资产所关涉的一人公司的信用规制 | 第33-41页 |
·利益主体所关涉的资产考察 | 第33-34页 |
·信用规制方法之六: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制度 | 第34-36页 |
·立法者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思路 | 第34页 |
·从公司资产制度看待一人公司的信用规制 | 第34-35页 |
·重新审视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制度的公司法条款 | 第35-36页 |
·信用规制方法之七: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 | 第36-37页 |
·信用规制方法之八:更为严格的人格否认制度 | 第37-41页 |
·法源考察:出生就负上信用恶劣的名声 | 第38-39页 |
·人格否认制度对于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信用风险的救济 | 第39-41页 |
6 结论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