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建筑行业环境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30页
   ·研究背景第12-17页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第12-13页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第13-17页
     ·论文的内容和意义第17页
   ·文献综述第17-27页
     ·LCA 理论概述第18-24页
     ·建筑LCA 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生命周期环境性能与经济性能综合评价第25-26页
     ·总结与评价第26-27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7-30页
第2章 建筑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问题探讨第30-53页
   ·建筑LCA 的目的与范围第30-33页
     ·建筑LCA 的共同目的第30页
     ·建筑LCA 的范围第30-33页
   ·中国建筑LCIA 方法的选择与完善第33-48页
     ·几种影响评价方法的比较第33-43页
     ·标准化基准的敏感性研究第43-48页
   ·建筑生命周期环境性能与经济性能综合评价第48-51页
     ·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第49页
     ·环境负荷价值化第49-50页
     ·生命周期综合成本评价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3章 中国建筑相关产品的时效环境负荷研究第53-103页
   ·LCI 时效性研究方法第53-55页
   ·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时效清单分析第55-81页
     ·煤炭的生产和使用第56-65页
     ·油品的生产和使用第65-70页
     ·天然气的生产和使用第70-73页
     ·水力发电第73-74页
     ·综合电力生产第74页
     ·热力生产第74-75页
     ·生物质能的生产和使用第75-78页
     ·中国背景含能第78-79页
     ·运输第79-81页
   ·建筑材料的时效清单分析第81-93页
     ·钢材第81-84页
     ·水泥第84-86页
     ·混凝土及其砌块第86-87页
     ·实心粘土砖第87-88页
     ·平板玻璃第88-90页
     ·建筑卫生陶瓷第90-91页
     ·铜材第91-93页
     ·铝材第93页
   ·建筑设备的时效清单分析第93-96页
   ·时效环境负荷计算和分析第96-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4章 中国建筑行业的环境影响分析第103-161页
   ·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第103-104页
   ·建筑行业各阶段产品消耗量的确定方法第104-118页
     ·既有建筑面积和新建建筑面积第104-106页
     ·新建建筑建筑部品消耗量第106-114页
     ·建造施工能耗第114-115页
     ·既有建筑运行能耗第115-117页
     ·既有建筑运行耗水量第117页
     ·相关假设和说明第117-118页
   ·我国建筑行业的环境影响回顾第118-135页
     ·建筑行业环境负荷发展变化的特点第118-131页
     ·LCI 时效性对结果的影响第131-132页
     ·建筑行业对全国环境影响的贡献率第132-135页
   ·建筑行业未来环境影响的情景分析第135-158页
     ·基本情景第135-138页
     ·措施一:全社会产品生产使用的节能减排第138-144页
     ·措施二:建设规模和速度控制第144-147页
     ·措施三:既有建筑运行节能第147-150页
     ·措施四:新建建筑建造节材第150-153页
     ·情景综合分析第153-158页
   ·本章小结第158-161页
第5章 某些建筑节能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第161-191页
   ·保温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地区适用性研究第161-181页
     ·研究案例和方法第162-164页
     ·计算参数设置第164-168页
     ·结果分析第168-178页
     ·敏感性分析第178-179页
     ·结论第179-181页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地区适用性研究第181-190页
     ·光伏产业现状简述第181-182页
     ·光伏组件的生命周期能耗第182-183页
     ·BIPV 系统运行发电量第183-186页
     ·BIPV 系统的能耗回收期第186-188页
     ·结果讨论第188-189页
     ·结论第189-190页
   ·本章小结第190-19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91-197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91-194页
   ·论文创新性总结第194-195页
   ·展望第195-197页
参考文献第197-207页
致谢第207-20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08-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票市场融资摩擦与公司资本结构:模型、模拟与实证
下一篇:中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