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5-17页 |
·国外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的发展动态 | 第15-16页 |
·国内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的分类与发展动态 | 第16-17页 |
·槽式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的发展 | 第17-18页 |
·槽式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槽式人工模拟降雨系统运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摆频控制装置故障机理研究及机构优化 | 第22-43页 |
·摆频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摆频控制装置故障描述及既往改进方案研究 | 第23-25页 |
·故障描述 | 第23页 |
·既往改进方案的研究 | 第23-24页 |
·补充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摆频控制装置故障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1页 |
·棘爪卡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棘爪打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计算 | 第31-41页 |
·F_(dc)(电磁铁吸力)的分析与计算 | 第32-33页 |
·M_(bz)(拨爪转矩)的分析与计算 | 第33-35页 |
·k_(th)(弹簧刚度)的分析与计算 | 第35-37页 |
·F(thO)(弹簧预紧力)的分析与计算 | 第37-38页 |
·ρ_z(棘爪与棘爪轴间的摩擦系数)的分析与计算 | 第38-39页 |
·α及ρ_(bzm)仿真分析结论 | 第39-41页 |
·摆频控制装置的改进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传动系统综合试验台的研究 | 第43-54页 |
·传动系统综合试验的研究目的及功能 | 第43-44页 |
·综合试验台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44页 |
·扭矩测量装置的设计 | 第44-48页 |
·扭矩传感器的选型 | 第45-46页 |
·扭矩测量装置的设计 | 第46-47页 |
·扭矩数据采集 | 第47-48页 |
·拨爪力测量装置的设计 | 第48-49页 |
·摆频故障监测装置的设计 | 第49-54页 |
·霍尔传感器安装位置的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摆频信号的采集及处理 | 第51-54页 |
第四章 人工模拟降雨系统联合仿真研究 | 第54-73页 |
·主要仿真软件简介 | 第54-56页 |
·Matlab/Simulink | 第54-55页 |
·MSC.ADAMS | 第55页 |
·AMESim | 第55-56页 |
·联合仿真技术的发展 | 第56页 |
·联合仿真方案 | 第56-57页 |
·软件间的接口技术 | 第57-60页 |
·ADAMS与Matlab/Simulink的接口 | 第57-58页 |
·AMESim与Matlab/Simulink的接口 | 第58-59页 |
·MSC.ADAMS与AMESim的接口 | 第59-60页 |
·传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60-67页 |
·实体建模 | 第60-61页 |
·SolidEdge与ADAMS的数据转换 | 第61-62页 |
·物理建模 | 第62-64页 |
·仿真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 第64-67页 |
·传动系统负载机构的简化 | 第67-71页 |
·负载机构等效扭矩和等效转动惯量数学模型建立 | 第67-69页 |
·负载机构建模与仿真 | 第69-71页 |
·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71-73页 |
·液压系统建模 | 第71-72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可控超越离合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 | 第73-87页 |
·传统超越离合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第73-74页 |
·可控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74页 |
·可控超越离合器脱离状态分析 | 第74-75页 |
·可控超越离合器仿真模型建立 | 第75-77页 |
·实体建模 | 第75页 |
·物理建模 | 第75-77页 |
·可控超越离合器仿真结果分析 | 第77-87页 |
·脱离状态滚柱微观运动学和动力学过程仿真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滚柱个数对超越离合器的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81-87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7-8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 第87-88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作者简历 | 第92-9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