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动物实验研究 | 第15-38页 |
实验一、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肌皮瓣扩张的动物实验研究 | 第15-26页 |
1 目的 | 第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3.结果 | 第18-21页 |
4 讨论 | 第21-25页 |
5.小结 | 第25-26页 |
实验二、A型肉毒毒素对扩张肌皮瓣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26-34页 |
1.目的 | 第26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3 结果 | 第29-30页 |
4.讨论 | 第30-33页 |
5.小结 | 第33-34页 |
实验三、应用红外热像仪对扩张肌皮瓣的血运进行监测 | 第34-38页 |
1.背景及目的 | 第34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 结果 | 第35页 |
4 讨论 | 第35-36页 |
5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二章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在肌皮瓣扩张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第38-4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一般资料 | 第38页 |
·手术操作 | 第38页 |
·扩张器注水 | 第38页 |
·组织学观察 | 第38页 |
2.结果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对扩张时间的影响 | 第39页 |
·对扩张肌皮瓣皮瓣包膜的影响 | 第39页 |
·对扩张肌皮瓣中肌肉的影响 | 第39-40页 |
·A型肉毒毒素的使用剂量及方法 | 第40页 |
·本实验的限制 | 第40页 |
4.小结 | 第40-41页 |
全文总结 | 第41-42页 |
文献综述 | 第42-57页 |
综述一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在皮肤科和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 第42-47页 |
1 肉毒杆菌毒素结构与作用机理 | 第42页 |
2 肉毒毒素应用概况 | 第42页 |
3 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方面的应用 | 第42-45页 |
·面部上1/3皱纹 | 第43-44页 |
·面部中1/3皱纹 | 第44-45页 |
·面部下1/3皱纹 | 第45页 |
·颈部皱纹 | 第45页 |
4 轮廓整形 | 第45-46页 |
·改善面部轮廓 | 第45-46页 |
·小腿塑型 | 第46页 |
5 面部畸形矫治 | 第46页 |
·眉毛高度不对称 | 第46页 |
·上唇皱纹/齿外露 | 第46页 |
·口角下垂 | 第46页 |
·面部不对称 | 第46页 |
6 其他方面 | 第46-47页 |
·软组织填充 | 第46页 |
·瘢痕 | 第46-47页 |
·改善假体隆胸后包膜挛缩 | 第47页 |
·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 第47页 |
综述二 肌皮瓣应用进展 | 第47-51页 |
1.肌皮瓣的特点 | 第47-48页 |
2.肌皮瓣临床应用范围 | 第48-49页 |
·一期覆盖创面 | 第48页 |
·增加局部血运,促进回流 | 第48页 |
·功能重建 | 第48-49页 |
·器官再造 | 第49页 |
·作为神经桥接载体 | 第49页 |
3.临床应用方法进展 | 第49-50页 |
·无创技术 | 第49页 |
·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 | 第49-50页 |
·预构与扩张肌皮瓣 | 第50页 |
4.基础研究及展望 | 第50-51页 |
·肌皮瓣转移(肌肉移植)后的组织学变化 | 第50页 |
·肌皮瓣移植后的代谢 | 第50页 |
·肌皮瓣的血管危象及检测方法 | 第50-51页 |
综述三 红外热像监测在医学领域应用进展 | 第51-57页 |
1.红外热像技术的工作原理 | 第51页 |
2.红外热像技术的特点 | 第51-53页 |
·无损伤性 | 第52页 |
·非接触性 | 第52页 |
·实时性直观性 | 第52页 |
·功能检查与形态学检查相结合 | 第52页 |
·应用范围广 | 第52页 |
·非立体定位 | 第52-53页 |
3.临床应用范围 | 第53-57页 |
·人群健康普查 | 第53页 |
·临床辅助诊断 | 第53-55页 |
·疗效观察和随访 | 第55-56页 |
·监测血管供血状态 | 第56页 |
·临床科研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附录 | 第67-91页 |
一、公式推导 | 第67-68页 |
二、符号缩略 | 第68页 |
三、论文表格 | 第68-71页 |
四、论文图片 | 第71-91页 |
动物实验一 图片 | 第71-78页 |
动物实验二 图片 | 第78-86页 |
动物实验三 图片 | 第86-89页 |
第二章 临床应用研究图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