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电力光纤通信网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课题背景第7-8页
   ·研究现状第8-10页
     ·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现状第8-9页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现状第9-10页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第10-12页
     ·研究工作第10页
     ·结构安排第10-12页
第二章 通信网可靠性概述第12-19页
   ·基本概念与研究分类第12-14页
     ·抗毁性第12页
     ·生存性第12页
     ·可用性第12-13页
     ·总结第13-14页
   ·可靠性指标第14-18页
   ·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方法第19-41页
   ·RBD框图模型第19-20页
   ·基于RBD的可靠性计算第20-24页
     ·基本结构的RBD框图第21-23页
     ·复杂网络系统求解方法第23-24页
   ·基于最小路集求可靠度的改进算法(T-MP)第24-25页
     ·算法思想第24页
     ·算法步骤第24-25页
   ·两点间最小路集算法第25-33页
     ·传统节点遍历法第25-28页
     ·改进的节点遍历法第28-32页
     ·实例应用第32-33页
   ·不交化算法第33-40页
     ·直接不交化算法第34-37页
     ·BDD不交化算法第37-40页
       ·算法思想第37页
       ·算法步骤第37-38页
       ·实例应用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模型第41-45页
   ·电力通信网概况第41页
   ·电力光纤通信网模型第41-42页
   ·节点模型第42-43页
   ·基于运行记录的可靠性数据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电力光纤通信网可靠性分析第45-54页
   ·基于网络拓扑的可用度计算第45-50页
     ·网络拓扑对可用性影响第45-47页
     ·两节点业务可用度及网络"N-1"可用度第47-48页
     ·节点、链路可用度变化对网络可用度变化的影响第48-50页
   ·考虑业务性能的可用度计算第50-53页
     ·考虑业务性能的计算模型第50页
     ·电力通信网时延计算第50-51页
     ·考虑传输时延的业务可用度计算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全文总结第54-55页
   ·未来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网动态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数字化配电网通信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