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层状介孔氧化锆的制备及其机理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第10-14页
     ·液晶模板机理(简称LCT)第10-11页
     ·真液晶模板剂机理(简称TLCT)第11页
     ·广义液晶模板机理第11-12页
     ·协同作用机理(简称CMF)第12页
     ·电荷密度匹配机理第12页
     ·层状折皱机理第12-13页
     ·其他合成机理第13页
     ·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物之间的作用力第13-14页
       ·静电作用第13-14页
       ·氢键第14页
       ·共价键第14页
   ·介孔氧化锆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介孔氧化锆的合成方法第14-17页
       ·自组装液晶机理合成介孔氧化锆第14-16页
       ·构架机理合成介孔氧化锆第16-17页
       ·其他机理合成介孔氧化锆第17页
     ·模板剂的脱除第17-19页
       ·煅烧法第17-18页
       ·萃取法第18-19页
   ·论文的选题意义第19-20页
   ·拟选用的实验方案第20-21页
     ·十二烷基磺酸钠(SBS)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第20页
     ·介孔氧化锆的制备及其机理初探第20页
     ·温的脱除模板剂的初探第20-21页
第2章 十二烷基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第21-29页
   ·引言第21-23页
     ·表面活性剂及其特点第21页
     ·临界胶束浓度第21-22页
     ·胶束的结构与形态第22-23页
   ·实验部分第23-24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3页
     ·实验方案第23-24页
   ·结果与讨论第24-28页
     ·不同温度下SBS的临界胶束浓度第24-26页
     ·高浓度SBS溶液的电导率第26-28页
     ·Zr~(4+)对SBS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第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水解—沉淀法制备介孔氧化锆第29-43页
   ·引言第29页
   ·实验部分第29-30页
     ·主要试剂和表征手段第29页
     ·介孔氧化锆的制备第29-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41页
     ·SBS浓度对产物孔结构的影响第30-32页
     ·反应条件对产物孔结构的影响第32-40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2-33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3-34页
       ·NH_4HCO_3浓度的影响第34-35页
       ·ZrOCl_2·8H_2O浓度的影响第35-37页
       ·pH值的影响第37-38页
       ·滴加顺序的影响第38-39页
       ·最佳条件下制备的产物第39-40页
     ·添加三乙醇胺(TEA)对产物孔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40-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水解—水热法制备介孔氧化锆第43-52页
   ·引言第43页
   ·实验部分第43-44页
     ·主要试剂和表征手段第43页
     ·介孔氧化锆的制备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SBS浓度对产物孔结构的影响第44-45页
     ·NH_4HCO_3浓度对产物孔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45-47页
     ·晶化条件对产物孔结构和晶化的影响第47-50页
       ·晶化时间的影响第47-48页
       ·晶化温度的影响第48-50页
     ·陈化时间对产物颗粒尺寸的影响第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模板剂的温和脱除方法及其效果比较第52-60页
   ·引言第52页
   ·实验部分第52-53页
     ·主要表征手段第52页
     ·实验方案第52-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59页
     ·煅烧法脱除效果以及对产物孔结构的影响第53-56页
     ·萃取法脱除效果以及对产物孔结构的影响第56-59页
   ·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研究
下一篇:氮氧自由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