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7页 |
·生态演替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生态演替定义即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生态演替的理论与机制 | 第12-13页 |
·高寒草甸群落演替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生态演替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定义 | 第15-16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与个体生长 | 第16-17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种群动态 | 第17-18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与植物生长限制 | 第18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空间格局 | 第18-20页 |
·代谢理论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代谢理论发现过程 | 第20-21页 |
·代谢理论与个体生长发育 | 第21-22页 |
·代谢理论与种群动态 | 第22-23页 |
·代谢理论与群落生态学 | 第23-24页 |
·代谢理论、化学计量学与植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 | 第24-2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实验地概况 | 第27页 |
·土样和植物样品的采集 | 第27页 |
·土壤和植物样品氮和磷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数据分析 | 第28-30页 |
·物种多样性,群落优势度、均匀度和重要值的计算 | 第28页 |
·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冗余性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30-39页 |
·结果 | 第30-35页 |
·讨论 | 第35-39页 |
·演替阶段各科物种重要值 | 第35-36页 |
·沿着演替梯度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 | 第36-37页 |
·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演替系列化学计量学变化特征 | 第39-48页 |
·演替序列养分限制 | 第39-40页 |
·沿着演替梯度植物化学计量学的变化 | 第40-43页 |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N和P含量与植物化学计量学的冗余分析 | 第43-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个体代谢基础 | 第48-64页 |
·理论基础 | 第48-50页 |
·演替时间与个体大小 | 第50-53页 |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与个体大小 | 第53-54页 |
·演替过程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与种群平均个体大小的关系 | 第54-59页 |
·小结 | 第59-64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附录 实验点主要植物名录 | 第76-78页 |
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