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1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民间融资现状分析 | 第17-27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17-20页 |
·300户样本企业的选取 | 第17-19页 |
·2000户样本家庭的选取 | 第19-20页 |
·民间融资状况分析 | 第20-24页 |
·民间融资的聚集渠道 | 第20-21页 |
·民间融资的行业分布 | 第21页 |
·民间融资的资金用途 | 第21-22页 |
·民间融资的利率水平 | 第22-23页 |
·民间融资的还款期限 | 第23页 |
·民间融资的交易方式 | 第23-24页 |
·民间融资的规模推算 | 第24-25页 |
·全市企业民间融资规模推算 | 第24页 |
·全市家庭民间融资规模推算 | 第24-25页 |
·当前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总量测算结果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2 鄂尔多斯地区民间融资存在的形式及特点 | 第27-31页 |
·民间融资存在形式 | 第27-28页 |
·典当行和投资、担保公司等提供的非银行信用 | 第27页 |
·民间自由借贷 | 第27页 |
·私营企业之间借贷 | 第27-28页 |
·企业向社会集资 | 第28页 |
·民间融资特点 | 第28-30页 |
·民间融资总量逐年增长,规模不断壮大 | 第28-29页 |
·民间融资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 第29页 |
·非公有制经济是民间融资的主体 | 第29页 |
·民间融资逐步公开化,并趋于理性 | 第29-30页 |
·风险意识有所增强,民间融资手续逐渐完善,违约率低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鄂尔多斯地区民间融资高度发达的原因探究 | 第31-35页 |
·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发展的经济背景 | 第31-33页 |
·鄂尔多斯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 | 第31页 |
·产业集群的聚集带动了民间融资规模的扩张 | 第31-32页 |
·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与发展催生了民间融资 | 第32页 |
·民间资本的积累和强烈的投资意识造就了民间融资的繁荣 | 第32-33页 |
·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发展的金融背景 | 第33-34页 |
·当地金融体系发展滞后 | 第33页 |
·民间融资弥补了银行业的体制缺陷 | 第33-34页 |
·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发展的自身体制优势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4 鄂尔多斯地区民间融资供求状况分析 | 第35-38页 |
·民间融资的供给状况分析 | 第35-36页 |
·居民闲置资金为民间融资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 第35页 |
·小额信贷不足为民间融资供给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 第35-36页 |
·宏观经济政策促使民间融资供给加大 | 第36页 |
·民间融资的需求状况分析 | 第36-37页 |
·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民间融资有较大需求 | 第36-37页 |
·高利润行业对民间资金需求巨大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5 鄂尔多斯地区民间融资的效应分析 | 第38-45页 |
·民间融资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 第38-39页 |
·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 第38页 |
·改善了地区就业状况 | 第38页 |
·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 第38-39页 |
·加速了民间财富的积累 | 第39页 |
·有助于提升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 第39页 |
·民间融资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39-42页 |
·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 | 第39-40页 |
·影响地区金融稳定和安全 | 第40页 |
·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及其制度变迁 | 第40-41页 |
·造成国家税收流失 | 第41页 |
·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 第41-42页 |
·民间融资存在的隐性风险 | 第42-43页 |
·信用风险 | 第42-43页 |
·政策风险 | 第43页 |
·市场风险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6 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5-51页 |
·合理界定民间融资 | 第45-46页 |
·尽快出台规范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 | 第46页 |
·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管和指导 | 第46-47页 |
·深化正规金融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 第47-48页 |
·加快民营银行建设步伐 | 第48页 |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48-49页 |
·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