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老城区近代历史性建筑的变迁及再利用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 | 第13-18页 |
| ·国外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 ·国内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 ·研究内容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研究的范畴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文献研究 | 第20页 |
| ·实地调研 | 第20-21页 |
| ·研究框架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20世纪以来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状况 | 第23-37页 |
| ·20世纪以来国外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状况 | 第23-27页 |
| ·国外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状况 | 第23-25页 |
| ·国外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实践 | 第25-27页 |
| ·20世纪以来国内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状况 | 第27-31页 |
| ·国内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状况 | 第27-30页 |
| ·国内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实践 | 第30-31页 |
| ·我国历史性建筑再利用设计的模式 | 第31-34页 |
| ·内隐模式——新融于老和老并入新 | 第32-33页 |
| ·拼接模式——新老并置和新老隔离 | 第33页 |
| ·混合模式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昆明近代历史性建筑变迁及再利用策略 | 第37-61页 |
| ·昆明老城区近代历史性建筑变迁及特点 | 第37-47页 |
| ·昆明老城区的变迁 | 第37-39页 |
| ·昆明近代历史性建筑的变迁 | 第39-43页 |
| ·昆明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特点 | 第43-45页 |
|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建造技术和建筑结构 | 第45-47页 |
| ·近代历史性建筑面临的矛盾与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 ·近代历史性建筑面临的矛盾 | 第47-50页 |
| ·近代历史性建筑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 ·近代历史性建筑中保护利用发展历程 | 第51-54页 |
| ·近代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策略 | 第54-60页 |
| ·再利用策略的依据 | 第54-56页 |
| ·再利用策略的原则 | 第56-57页 |
| ·再利用策略的内容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昆明老城区近代群体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 | 第61-77页 |
| ·近代历史性建筑再利用前的综合评价 | 第61-68页 |
| ·历史性建筑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 | 第61-65页 |
| ·近代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综合评价 | 第65-68页 |
| ·群体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模式及途径 | 第68-73页 |
| ·维持外观风貌,延续原有功能(相近功能转化) | 第68-71页 |
| ·延续历史风貌,添加商业文化功能 | 第71-73页 |
| ·再利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73-75页 |
| ·多种形式的修缮改造 | 第73-74页 |
|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 第74页 |
| ·再利用的资金来源及经济效益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五章 昆明老城区近代单体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 | 第77-103页 |
| ·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途径 | 第77-78页 |
| ·建筑空间的改造利用 | 第77-78页 |
| ·立面造型的修复及协调 | 第78页 |
| ·历史性建筑的残损检测与鉴定 | 第78-81页 |
| ·历史性建筑的调查要点 | 第78-80页 |
| ·历史性建筑调查内容 | 第80-81页 |
| ·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技术策略 | 第81-92页 |
| ·历史性建筑结构修复改造技术 | 第81-87页 |
| ·历史性建筑表皮修复技术策略 | 第87-92页 |
| ·确立正确的再利用技术观 | 第92页 |
| ·相关再利用技术的深入研究 | 第92页 |
| ·适宜再利用技术的选择 | 第92页 |
| ·再利用技术策略后评估 | 第92-95页 |
| ·技术策略后评估概述 | 第92-93页 |
| ·技术策略后评估指标 | 第93-95页 |
| ·再利用技术应用实践——以南屏街68号为例 | 第95-100页 |
| ·工程背景和概况 | 第95-96页 |
| ·建筑现状破损调查与分析 | 第96-97页 |
| ·修缮操作 | 第97-100页 |
| ·工程评述 | 第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 结论 | 第103-107页 |
| 附录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 | 第107-109页 |
| 附录二: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 | 第109-111页 |
| 附录三:昆明老城区近代重要历史性建筑一览表 | 第111-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1页 |
| 图片说明 | 第121页 |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