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第2章 许地山小说多种话语形态的存在 | 第10-15页 |
| ·多种话语的成因 | 第10-12页 |
| ·内部因素:教育、经历、气质 | 第10-12页 |
| ·外部因素:开放式的大时代背景 | 第12页 |
| ·存在方式:悖论组合,此消彼长 | 第12-15页 |
| 第3章 前期小说的宗教话语 | 第15-23页 |
| ·宗教情缘追溯 | 第15-16页 |
| ·浓郁的宗教意识 | 第16-17页 |
| ·宗教话语张显化叙述 | 第17-20页 |
| ·渐被消解的启蒙话语与人道关怀话语 | 第20-23页 |
| 第4章 后期的激进民主主义话语与爱国主义话语 | 第23-26页 |
| ·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 第23页 |
|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 第23-24页 |
| ·潜在的宗教话语 | 第24-26页 |
| 第5章 小说话语的审美 | 第26-33页 |
| ·话语的张力美 | 第26-27页 |
| ·小说话语美感 | 第27-33页 |
| ·人生苦的思索 | 第28页 |
| ·变化生新的美 | 第28-29页 |
| ·坚忍不拔,爱人如己的美 | 第29-31页 |
| ·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感伤 | 第31-32页 |
| ·壮志难酬的悲凉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