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不同功能区土地整理工程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土地整理的发展 | 第10-12页 |
·土地整理内容多元化,目标生态化 | 第10-11页 |
·完善的土地整理法规 | 第11-12页 |
·土地整理程序更加完备,设计技术标准更加规范 | 第12页 |
·土地整理融资体系多元化 | 第12页 |
·国内土地整理的发展 | 第12-14页 |
·国内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国内土地整理工程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土地整理区划研究 | 第14-15页 |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研究 | 第15-16页 |
第2章 绪论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3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可持续土地整理 | 第18-19页 |
·土地整理工程 | 第19页 |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程序 | 第19-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景观生态理论 | 第21页 |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第21-22页 |
·区域差异理论 | 第22页 |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原则 | 第22-26页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22-23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3页 |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原则 | 第23-24页 |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原则 | 第24页 |
·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 第24-26页 |
第4章 土地整理功能区划 | 第26-40页 |
·研究区域——重庆市概况 | 第26-32页 |
·自然条件 | 第26-31页 |
·经济条件 | 第31-32页 |
·土地利用特点 | 第32页 |
·土地整理功能区划 | 第32-37页 |
·土地整理功能区划体系 | 第32-34页 |
·土地整理功能区划的原因 | 第34-35页 |
·土地整理功能区划的原则 | 第35页 |
·土地整理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土地整理功能区划的方法 | 第36-37页 |
·研究区土地整理功能区划结果 | 第37-40页 |
·渝中都市农业整理区 | 第37页 |
·渝西北、西南产粮整理区 | 第37-38页 |
·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整理区 | 第38页 |
·渝东北、东南特色农业整理区 | 第38-40页 |
第5章 土地整理工程实证分析 | 第40-58页 |
·样区的选择 | 第40-41页 |
·样区1概况 | 第40页 |
·样区2概况 | 第40-41页 |
·样区3概况 | 第41页 |
·样区4概况 | 第41页 |
·土地整理功能区划 | 第41-43页 |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 第43-47页 |
·梯田方式的选择 | 第43-45页 |
·田坎设计 | 第45-46页 |
·丁字石的设计 | 第46-47页 |
·耕作田块的设计 | 第47页 |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 第47-53页 |
·灌排方式的选择 | 第48-49页 |
·灌排工程设计 | 第49-53页 |
·田间道路工程设计 | 第53-55页 |
·田间道设计 | 第53-55页 |
·生产路设计 | 第55页 |
·农田防护工程设计 | 第55-56页 |
·工程投资结构分析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不足之处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