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导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 2 “三化”、农民利益的内涵及“三化”之间及其与农民利益问题研究 | 第13-19页 |
| ·农民利益的内涵及国外发达国家保障农民利益的经验及借鉴 | 第13-15页 |
| ·农民利益的内涵 | 第13页 |
| ·国外发达国家保障农民利益的经验及借鉴 | 第13-15页 |
| ·“三化”之间及与农民利益问题研究 | 第15-19页 |
| ·“三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15-16页 |
| ·“三化”与农民利益 | 第16-19页 |
| 3 河南省“三化”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 第19-23页 |
| ·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19-23页 |
| ·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19页 |
| ·建立回归模型 | 第19-22页 |
| ·模型分析结论 | 第22-23页 |
| 4 河南省“三化”进程中农民利益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30页 |
| ·“三化”与增加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农民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 | 第23页 |
| ·农民增收困难 | 第23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多 | 第23-24页 |
|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 ·失地农民现状 | 第24页 |
|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 ·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 ·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 第26-27页 |
| ·社会保障权利缺失 | 第27页 |
| ·民主政治权益难以实现 | 第27-28页 |
| ·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 | 第28-30页 |
| 5 加快“三化”进程,促进农民利益保障的对策及政策性建议 | 第30-44页 |
|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 | 第30-33页 |
|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 第30页 |
|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 | 第30-31页 |
|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 | 第31-32页 |
|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32页 |
| ·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 第32-33页 |
| ·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措施 | 第33-35页 |
| ·改革“二元”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 第33-34页 |
|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劳动力 | 第34-35页 |
| ·以政策保障农民增收 | 第35页 |
|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35页 |
| ·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措施 | 第35-39页 |
| ·改革现有的补偿制度,增加征地补偿内容,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 第35-36页 |
|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 第36-38页 |
| ·切实抓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 | 第38页 |
| ·建立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制度 | 第38-39页 |
| ·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措施 | 第39-44页 |
| ·充分利用政府职能, 审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 第39-40页 |
| ·完善立法、规范法制,加强执法力度,为维护农民工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 第40-41页 |
| ·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 第41页 |
| ·改革和完善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 第4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