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7-9页 |
一、叙事视角与性别主体 | 第9-22页 |
(一) 话语权—建立叙述的权威 | 第9-11页 |
(二) 关注社会与表达自我—女性书写的肇始 | 第11-15页 |
(三) 当女性成为聚焦者 | 第15-22页 |
1. 《胜利以后》与《伤逝》 | 第15-18页 |
2. 从凌叔华的《酒后》到丁西林的《酒后》 | 第18-22页 |
二、书信体、日记体的叙事模式 | 第22-28页 |
(一) 单一结构叙事模式的表层原因 | 第22-25页 |
1、叙事理论的不成熟 | 第22-24页 |
2、主观抒情的艺术观念 | 第24-25页 |
(二) 深层原因—潜在的自我边缘心态 | 第25-28页 |
三、叙述声音——“谁在说”? | 第28-37页 |
(一) 作者对叙述者的干预 | 第28-32页 |
(二) 作者对被叙述者和读者独立地位的威胁 | 第32-34页 |
(三) 叙述声音混乱的背后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