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结构光照明三维成像系统标定及亚像素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9页
   ·光学三维传感概述第9-13页
     ·被动三维传感第9-11页
     ·主动三维传感第11-13页
   ·结构光照明三维成像系统的模式第13-16页
   ·当前结构光照明三维测量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17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2 结构光照明三维测量技术基本原理第19-26页
   ·摄像机数学模型第19-20页
   ·结构光照明三维成像系统模型第20-21页
   ·理想投影仪坐标—高度映射关系第21-24页
   ·实际投影仪坐标—高度映射关系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结构光照明三维成像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第26-31页
   ·仿真原理第26-27页
   ·消隐方法第27-28页
   ·实验结果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结构光照明三维成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第31-42页
   ·摄像机、投影仪参数标定第31-38页
     ·内参数第31-32页
     ·外参数第32页
     ·摄像机标定第32-35页
     ·投影仪标定第35-36页
     ·立体标定第36-38页
   ·投影仪坐标—高度映射关系的标定第38-39页
     ·虚拟标准平面投影仪坐标的求解第38-39页
     ·投影仪坐标—高度映射方程标定步骤第39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41页
     ·测量系统参数第39-40页
     ·实验结果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时空二值编码结构光照明三维成像系统亚像素检测方法研究第42-54页
   ·时空二值编码方法第42-45页
     ·编码及纹理获取原理第42-43页
     ·代码序列构造算法第43-44页
     ·三维重构过程第44-45页
   ·投影仪坐标的亚像素检测第45-51页
     ·测量图像灰度变化规律第45-47页
     ·相移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第47-49页
     ·高次谐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第49-51页
   ·实验结果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4页
6 总结和展望第54-56页
   ·总结第54页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0-61页
致谢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表匿名化的微聚集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联合分数傅里叶变换相关器的彩色图像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