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癣灵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风热型)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6的影响
英文缩略语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30页 |
1 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概况 | 第8-16页 |
·疾病名称 | 第8页 |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第8-11页 |
·临床治疗 | 第11-16页 |
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概况 | 第16-30页 |
·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病因病机 | 第17-25页 |
·临床治疗 | 第25-30页 |
临床疗效观察 | 第30-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0-31页 |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31页 |
·纳入标准 | 第31页 |
·排出标准 | 第31-32页 |
·治疗方法 | 第32页 |
·不良反应 | 第32页 |
·扫癣灵浓缩水丸的制备 | 第32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32-34页 |
·统计方法 | 第34页 |
2 结果 | 第34-37页 |
·临床总疗效 | 第34页 |
·两组疗前疗后PASI评分比较 | 第34页 |
·两组疗前疗后皮损面积平均分值比较 | 第34-35页 |
·两组皮损程度平均分值比较 | 第35-37页 |
扫癣灵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6的影响 | 第37-3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2 研究仪器与方法 | 第37-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研究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5页 |
1 扫癣灵组方思路探讨 | 第38-42页 |
2 银屑病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研究 | 第42-44页 |
3 扫癣灵对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个人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