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2-14页 |
| ·上转换发光概念及基本跃迁机制 | 第14-17页 |
| ·激发态吸收 | 第14-15页 |
| ·能量传递 | 第15-17页 |
| ·光子雪崩 | 第17页 |
| ·基质材料 | 第17-19页 |
| ·增强稀土离子上转换荧光方法 | 第19-21页 |
| ·稀土掺杂荧光粉的应用 | 第21-23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Li~+和稀土离子共掺氧化物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现象 | 第26-54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稀土掺杂氧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和荧光测量装置图 | 第26-27页 |
| ·Li~+/Er~(3+)共掺 ZnO 和 Li~+/Er3+/Yb~(3+)共掺 ZnO 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现象 | 第27-41页 |
| ·Li~+/Er~(3+)共掺ZnO 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现象 | 第27-34页 |
| ·Li~+/Er~(3+)/Yb~(3+)共掺ZnO 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现象 | 第34-41页 |
| ·Li~+/Er~(3+)共掺Y_2O_3 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现象 | 第41-47页 |
| ·Li~+/Ho~(3+)/Yb~(3+)和Li~+/Tm~(3+)/Yb~(3+)共掺Y_2O_3 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现象 | 第47-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3章 Li~+对稀土离子上转换荧光增强的机制研究 | 第54-69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Li~+对稀土离子局域结构的影响 | 第54-61页 |
|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理论 | 第54-55页 |
| ·Li~+/Er~(3+)共掺ZnO 纳米晶中Er~(3+)离子局域结构与荧光光谱关系 | 第55-60页 |
| ·Li~+/Er~(3+)共掺Y_2O_3 和Li~+/Ho~(3+)/Yb~(3+)共掺Y_2O_3 纳米晶的EXAFS | 第60-61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64页 |
| ·Li~+对Er~(3+)离子吸收截面和辐射系数的影响 | 第64-68页 |
| ·Judd-Ofelt 理论 | 第64-66页 |
| ·Y_2O_3:Li~+/Er~(3+)纳米晶掺入PMMA 玻璃的制备和表征 | 第66页 |
| ·应用J-O 理论研究Li~+对Er~(3+)离子荧光的影响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4章 荧光的温度效应研究 | 第69-80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能级间的多声子驰豫理论 | 第69页 |
| ·Li~+/Er~(3+)共掺Y_2O_3 纳米晶的荧光温度现象 | 第69-72页 |
| ·理论拟合研究Er~(3+)的发光机制及Li~+对Er~(3+)离子发光的影响 | 第72-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5章 光致白光和荧光强度比光学测温研究 | 第80-88页 |
| ·引言 | 第80页 |
| ·光致白光研究 | 第80-83页 |
| ·CIE 标准色度学简介 | 第80-81页 |
| ·Li~+/Er~(3+)/Tm~(3+)/Yb~(3+)共掺Y_2O_3 纳米晶的光致白光现象 | 第81-83页 |
| ·荧光强度比光学测温研究 | 第83-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结论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个人简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