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能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能源、经济与环境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能源安全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 | 第15-28页 |
·循环经济的提出 | 第15-16页 |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 | 第16-20页 |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16页 |
·循环经济的原则 | 第16-18页 |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 第18-20页 |
·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 | 第20-23页 |
·丹麦—卡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 | 第20-21页 |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 第21-22页 |
·日本模式的循环经济 | 第22-23页 |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23页 |
·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 第23-27页 |
·黑龙江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的优势(Strength) | 第24页 |
·黑龙江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的劣势(Weakness) | 第24-25页 |
·黑龙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机遇(Opportunity) | 第25-26页 |
·黑龙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威胁(Threat)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28-44页 |
·黑龙江省能源在国家能源发展中的作用 | 第28-29页 |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8页 |
·能源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 第29-31页 |
·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31-34页 |
·能源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 第34-38页 |
·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及特征 | 第38-39页 |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析 | 第39页 |
·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与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 | 第39-41页 |
·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第40-41页 |
·黑龙江能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 | 第41页 |
·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能源消费目标规划模型的构建 | 第44-51页 |
·目标规划的介绍 | 第44-46页 |
·目标规划的基本原理 | 第44页 |
·目标规划的基本概念 | 第44-46页 |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基于循环经济的能源消费目标规划模型的构建 | 第47-50页 |
·能源目标规划的原则 | 第47-48页 |
·模型的目标函数 | 第48-49页 |
·模型的约束条件 | 第49页 |
·能源目标规划模型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模型在黑龙江省的应用 | 第51-63页 |
·黑龙江省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 第51-52页 |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及最终模型结构 | 第52-55页 |
·基本前提条件 | 第52-53页 |
·决策变量的确定 | 第53页 |
·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53-54页 |
·最终模型结构 | 第54页 |
·求解结果 | 第54-55页 |
·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分析 | 第55-57页 |
·能源消费分析 | 第55-56页 |
·产业能耗分析 | 第56-57页 |
·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58页 |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第58-60页 |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 第60-61页 |
·依靠能源技术进步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