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硫油品绿色氧化脱硫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加氢脱硫技术 | 第11-12页 |
·SCANfining 技术 | 第11页 |
·OCTGAIN 技术 | 第11页 |
·Prime-G 技术 | 第11-12页 |
·ISAL 技术 | 第12页 |
·加氢异构降烯烃脱硫 | 第12页 |
·CDTECH 公司催化蒸馏工艺 | 第12页 |
·选择性氧化脱硫技术 | 第12-16页 |
·双氧水氧化脱硫 | 第13-14页 |
·过氧乙酸氧化脱硫技术 | 第14-15页 |
·有机过氧化物氧化脱硫技术 | 第15页 |
·臭氧氧化脱硫技术 | 第15页 |
·氧气氧化脱硫技术 | 第15-16页 |
·电化学氧化脱硫 | 第16页 |
·萃取脱硫技术 | 第16-17页 |
·酸碱精制 | 第16页 |
·有机溶液脱硫 | 第16-17页 |
·离子液体脱硫 | 第17页 |
·吸附脱硫技术 | 第17-19页 |
·IRVAD 工艺 | 第18页 |
·S-Zorb 工艺 | 第18页 |
·LADS 工艺 | 第18-19页 |
·生物脱硫技术 | 第19页 |
·烷基化脱硫技术 | 第19-20页 |
·光催化脱硫技术 | 第20-21页 |
·膜过程脱硫技术 | 第21页 |
·超声波脱硫技术 | 第21-22页 |
·催化精馏脱硫技术 | 第22页 |
·添加剂脱硫技术 | 第22-23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选题意义 | 第23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环戊烷脱硫实验研究 | 第24-34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实验原理 | 第24-25页 |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萃取脱硫 | 第27-30页 |
·吸附脱硫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 | 第34-46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氧化脱硫原理 | 第34-35页 |
·实验药品 | 第35-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主催化剂的筛选 | 第37页 |
·助催化剂的筛选 | 第37-38页 |
·氧化后产物处理方式的选择 | 第38-39页 |
·氧化条件的优化 | 第39-42页 |
·氧化后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42-44页 |
·未氧化直接萃取与氧化萃取脱硫效果的比较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以过氧乙酸为氧化剂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氧化脱硫原理 | 第46页 |
·实验药品 | 第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分析方法 | 第4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主催化剂的筛选 | 第46-47页 |
·助催化剂的筛选 | 第47-48页 |
·氧化后产物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48-49页 |
·氧化条件的优化 | 第49-52页 |
·氧化后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52-54页 |
·未氧化直接萃取与氧化萃取脱硫效果的比较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