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美学在城市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九江龙开故道和龙开新渠工程中的水工美学设计探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趋势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5-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水工美学的基木原理 | 第17-33页 |
·水工美学概念解析 | 第17页 |
·水工美学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 第17-18页 |
·水工美学构型的基木元素 | 第18-23页 |
·线条 | 第18-19页 |
·图形 | 第19-20页 |
·空间 | 第20-21页 |
·空间的变换 | 第21-23页 |
·水工美学构型的方法 | 第23-33页 |
·常规构型方法 | 第23-31页 |
·协调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水工美学的方法论与案例分析 | 第33-68页 |
·水工美学的由来 | 第33-37页 |
·力学与美学的统一 | 第37-44页 |
·力与形 | 第37-39页 |
·自然界中力学和美学的统一的例证 | 第39-40页 |
·各类结构在力学与美学上的协调性 | 第40-44页 |
·结构优化与美化的一致性 | 第44-45页 |
·结构中的力学意识 | 第44-45页 |
·结构截面的优化 | 第45页 |
·水闸的美学解析 | 第45-57页 |
·水闸的构形特点 | 第45-46页 |
·水闸环境美学的设计方法 | 第46-47页 |
·水闸的美学设计范畴 | 第47-51页 |
·水闸布置案例美学解析 | 第51-57页 |
·渠道的美学解析 | 第57-60页 |
·非渠化美学与生态 | 第57-58页 |
·净化与美化 | 第58页 |
·亲水与安全 | 第58-59页 |
·景观与人文 | 第59-60页 |
·桥梁的美学解析 | 第60-68页 |
·拱式体系桥梁 | 第60-62页 |
·梁式体系桥梁 | 第62-63页 |
·刚架体系桥梁 | 第63页 |
·索体系桥梁 | 第63-66页 |
·桥墩 | 第66-68页 |
第四章 项目区基本概况 | 第68-74页 |
·项目区基本概况 | 第68页 |
·水文 | 第68-70页 |
·水文气象 | 第69页 |
·设计洪水 | 第69-70页 |
·工程地质 | 第70-71页 |
·地质概况 | 第70页 |
·龙开故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70-71页 |
·龙开新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71页 |
·项目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71-74页 |
第五章 龙开工程总体构想与水工美学治理措施 | 第74-101页 |
·总体布置 | 第74页 |
·总体目标 | 第74-79页 |
·指导思想 | 第74-78页 |
·基本原则 | 第78页 |
·总体目标 | 第78-79页 |
·水工美学治理措施 | 第79-100页 |
·龙开故道水工美学治理措施 | 第79-92页 |
·龙开新渠水工美学治理措施 | 第92-100页 |
·结语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论文主要创新 | 第102页 |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