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趾源的实学及其哲学基础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朴趾源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 | 第12-21页 |
·朴趾源的生平 | 第12-15页 |
·少年求学 | 第12-13页 |
·中年出行 | 第13-14页 |
·老年任仕 | 第14-15页 |
·时代背景 | 第15-21页 |
·政治方面 | 第15-17页 |
·经济方面 | 第17-19页 |
·思想文化方面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利用厚生的思想 | 第21-32页 |
·社会政治思想 | 第21-25页 |
·驳斥传统华夷观,力主北学中国 | 第21-22页 |
·重民生 | 第22-23页 |
·理想国家论 | 第23-25页 |
·社会经济思想 | 第25-29页 |
·改革落后科技,促进经济发展 | 第25-26页 |
·大力扶持工商业经济体制 | 第26-28页 |
·确保实施农业改革政策 | 第28-29页 |
·文学作品反映心声 | 第29-32页 |
第四章 朴趾源实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32-41页 |
·自然观 | 第32-34页 |
·天体认识论 | 第32-33页 |
·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 第33-34页 |
·理气论 | 第34-37页 |
·程朱理气论观点 | 第35-36页 |
·朴趾源的理气论 | 第36-37页 |
·人性论 | 第37-41页 |
·程朱的人性论 | 第38-39页 |
·朴趾源的人性论的观念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1-44页 |
·历史地位 | 第41-42页 |
·现实意义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