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型核磁测井解释处理方法研究
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核磁测井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8-10页 |
·核磁测井中的几个问题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核磁共振测井的基本原理 | 第14-28页 |
·核磁共振 | 第14-17页 |
·核磁共振信号检测 | 第17-18页 |
·自旋回波 | 第18-19页 |
·CPMG 自旋回波横向弛豫测量技术 | 第19-20页 |
·纵向弛豫时间的测量 | 第20-22页 |
·孔隙流体核弛豫机制 | 第22-28页 |
第三章 P 型核磁的处理解释方法 | 第28-44页 |
·P 型核磁测井仪器介绍 | 第28-32页 |
·P 型核磁主要测量曲线和记录格式 | 第32-33页 |
·测井数据的预处理 | 第33-40页 |
·回波串滤波 | 第40-43页 |
·T_2 谱的求取 | 第43-44页 |
第四章 T_2 谱的处理方法 | 第44-68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解谱方法的研究 | 第45-52页 |
·各种解谱方法的比较 | 第52-56页 |
·人工协调因子的影响 | 第56-58页 |
·布点方式与布点数问题的解决 | 第58-60页 |
·T_2 谱平滑的方法 | 第60-64页 |
·T_2 谱拼接 | 第64-65页 |
·处理实例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MRIL-Prime 的流体识别技术 | 第68-78页 |
·差谱法 | 第68-70页 |
·移谱法 | 第70-72页 |
·基于T1 T_2 搜索的油气识别技术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P 型核磁微机处理软件的开发 | 第78-92页 |
·基本思路 | 第78-79页 |
·软件的基本流程与模块设计 | 第79-86页 |
·软件的处理效果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摘要 | 第105-108页 |
Abstract | 第108-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