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内蒙古赤峰南部地区金矿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内容提要第1-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论文选题第11-12页
   ·矿产预测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简史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技术路线及主要成果第14-17页
     ·论文技术路线第14-15页
     ·取得主要成果第15-17页
   ·研究区工作概况第17-20页
     ·研究区地理概述第17-18页
     ·研究区以往工作第18-20页
第2章 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第20-37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20-22页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第20-21页
     ·大地构造演化历史第21-22页
   ·地层第22-31页
     ·太古代地层第25-27页
     ·元古代地层第27页
     ·古生代地层第27-29页
     ·中生代地层第29-30页
     ·新生代地层第30-31页
   ·侵入岩体第31-33页
     ·吕梁期侵入岩体第31页
     ·中元古侵入岩体第31页
     ·加里东期侵入岩体第31页
     ·海西期侵入岩体第31-32页
     ·印支期侵入岩体第32页
     ·燕山期侵入岩体第32-33页
   ·区域构造第33-37页
     ·超壳断裂第33-35页
     ·岩石圈断裂及局部断裂第35-36页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第36-37页
第3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第37-58页
   ·区域地球化学概述第37页
   ·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第37-40页
     ·变异系数第38-39页
     ·浓集系数和富集系数第39页
     ·地层与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第39-40页
   ·地球化学元素统计特征第40-43页
     ·R 型聚类分析第40-41页
     ·相关分析第41-42页
     ·因子分析第42-43页
   ·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场及异常特征第43-55页
     ·I 型Au、Ag、As、Sb 元素第44-47页
     ·II 型Pb、Bi、Sn、Hg 元素第47页
     ·III 型Cu、Mn、Mo、Ni、Zn、W 元素第47-55页
   ·元素组合异常特征第55-58页
     ·组合异常分类第56页
     ·组合异常分布特点第56-58页
第4章 地球物理特征及地球物理解译第58-77页
   ·岩(矿)石物性特征第58-64页
     ·岩(矿)石密度参数特征第59-61页
     ·岩(矿)石磁性参数特征第61-64页
   ·区域重力场特征第64-66页
     ·简单场第65页
     ·复杂场第65-66页
   ·区域航磁场特征第66-67页
   ·重磁场综合特征分析第67-68页
   ·重磁联合解译第68-77页
     ·重磁联合解译概述第69-70页
     ·重磁数据推断构造解译原理第70-73页
     ·重磁构造解译第73-75页
     ·磁性体解译第75-77页
第5章 赤南金矿典型矿床研究第77-91页
   ·中生代岩浆热液矿床-金厂沟梁金矿第77-81页
     ·区域地质环境第77页
     ·矿区地质第77-78页
     ·矿床地质第78-80页
     ·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第80页
     ·成矿阶段第80页
     ·矿床成因第80-81页
     ·找矿标志第81页
   ·中生代次火山岩型-陈家杖子金矿第81-85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82页
     ·矿区地质第82页
     ·矿床地质第82-84页
     ·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第84页
     ·成矿阶段第84页
     ·矿床成因第84-85页
     ·找矿标志第85页
   ·赤峰南部地区金矿成矿模式研究第85-89页
     ·成矿作用演化历史第85-88页
     ·金矿成矿模式第88-89页
   ·赤峰南部地区金矿矿区找矿标志第89-91页
第6章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研究第91-101页
   ·地质找矿模型第91-95页
     ·主要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矿源层确定第91-92页
     ·岩浆岩控矿特征第92-93页
     ·构造控矿特征第93-95页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第95-98页
     ·金矿位于隆断带内变质岩区第95-96页
     ·金矿位于隆断带内侵入岩区第96-97页
     ·金矿位于隆断带与坳陷带结合部位第97-98页
   ·地球化学场找矿模型第98-99页
     ·Au 元素地球化学场与矿化关系第98页
     ·地球化学组合异常与矿化关系第98-99页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总结第99-101页
第7章 找矿模型数字化第101-112页
   ·统计单元划分方法概述第101-102页
     ·网格单元法第101页
     ·地质体单元法第101-102页
   ·统计单元划分原则第102页
   ·研究区统计单元划分第102-104页
     ·统计单元圈定原则第102-103页
     ·统计单元的边界划分原则第103页
     ·地质体单元划分第103-104页
   ·统计变量数字化第104-112页
     ·变量的选择第104-107页
     ·变量的提取第107-110页
     ·变量的转换第110页
     ·变量的赋值第110-112页
第8章 研究区金矿资源定位预测第112-128页
   ·统计变量优化第112-114页
   ·矿产资源定位预测第114-124页
     ·特征分析定位预测第114-117页
     ·Q 型聚类分析定位预测第117-120页
     ·数量化理论IV 定位预测第120-122页
     ·对应分析定位预测第122-124页
   ·定位预测小结第124-125页
   ·预测成果表达第125-128页
第9章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第128-145页
   ·逻辑信息法定量预测第128-134页
     ·逻辑信息法原理第128-129页
     ·预测模型建立第129-132页
     ·预测模型验证第132-133页
     ·资源量预测第133-134页
   ·回归分析法定量预测第134-137页
     ·回归分析原理第134页
     ·建立模型数据矩阵第134-135页
     ·回归方程建立及显著性检验第135-136页
     ·资源量预测第136-137页
   ·蒙特卡洛法定量预测第137-143页
     ·蒙特卡洛法原理第137页
     ·概率模型建立及模拟参数分布第137-140页
     ·随机抽样模拟资源量第140-143页
   ·定量预测小结第143-145页
第10章 预测结果解释及工作建议第145-163页
   ·成矿带划分第145-150页
     ·划分原则第145-146页
     ·成矿带划分第146页
     ·成矿带特征第146-150页
   ·远景区分述第150-159页
     ·A 级成矿定位单元第151-153页
     ·B 级成矿定位单元第153-159页
   ·工作建议及结论第159-163页
     ·重点远景区工作部署建议第159-160页
     ·预测工作探讨及结论第160-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68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68-169页
致谢第169-170页
摘要第170-173页
Abstract第173-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部找矿组合钻探技术研究
下一篇:地质统计学软件开发与应用--新疆东天山化探数据插值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