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煤论文

煤层含气量的测井评价技术

提要第1-7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煤层气发展历史第7-8页
   ·煤层气储层评价方法及研究现状第8-9页
   ·煤层气储层评价的内容及难点第9-10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0-12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2-13页
第2章 煤储层与煤层气的基本特征第13-20页
   ·煤储层的基本物性第13-15页
   ·煤层气的成因第15-16页
   ·煤层气的储集特性第16-20页
第3章 煤层气的等温吸附特性第20-25页
   ·煤层的吸附特性及等温吸附曲线分析第20-21页
   ·煤层气解吸过程分析第21-22页
   ·煤层气储层的储集参数第22-23页
   ·不同等温吸附曲线之间的比较第23-25页
第4章 煤级与煤质组分分析第25-34页
   ·高煤阶与低煤阶煤的物性差异第25-26页
   ·不同煤阶煤吸附甲烷的能力第26-27页
   ·高煤阶与低煤阶煤吸附特征差异第27-28页
   ·高煤阶与低煤阶煤解吸特征差异第28-30页
   ·煤质组分分析第30-34页
第5章 煤层气储层的测井识别第34-39页
   ·煤层气测井方法的选择第34-36页
   ·煤层气储层的测井特征第36-37页
   ·煤层气储层的测井识别第37-39页
第6章 煤层气储层的测井综合评价第39-50页
   ·煤质组分的测井分析第39-42页
   ·煤层的渗透率、孔隙度测井评价第42-45页
   ·煤层含气量的测井评价第45-47页
   ·等温吸附线煤层含气量计算的改进第47-50页
第7章 实际资料处理第50-72页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50-51页
   ·井眼校正第51-55页
   ·灰分中子和密度值的选择第55-56页
   ·煤质组分含量的确定第56-59页
   ·煤层含气量的计算第59-65页
   ·煤层割理开度和孔隙度的计算第65-67页
   ·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第67-68页
   ·研究区煤层气测井综合评价图第68-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摘要第78-80页
Abstract第80-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哀牢山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定位预测研究
下一篇:废钢破碎机的转子动力学分析及配锤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