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芥和青甘韭表型可塑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引言 | 第10页 |
·表型可塑性 | 第10-25页 |
·什么是表型可塑性 | 第10-13页 |
·变异的区分 | 第11页 |
·反应规范 | 第11-13页 |
·什么类型的性状可表现表型可塑性 | 第13页 |
·表型可塑性与性状的关系 | 第13页 |
·表型可塑性与生物的适应和进化 | 第13-18页 |
·可塑性的作用 | 第13-14页 |
·适应性可塑性 | 第14-16页 |
·非适应性可塑性 | 第16-18页 |
·可塑性的镶嵌性 | 第18-19页 |
·表型可塑性的进化 | 第19-22页 |
·表型可塑性的进化 | 第19-20页 |
·影响表型可塑性进化的因素 | 第20-22页 |
·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基础 | 第22-23页 |
·表型可塑性与表型整合 | 第23-25页 |
·表型整合 | 第23-24页 |
·表型可塑性与表型整合的关系 | 第24-25页 |
·植物耐盐生理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渗透和盐特异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5页 |
·控制叶和根生长的机制 | 第25-26页 |
·盐特异性响应的控制机制 | 第26页 |
·研究材料 | 第26-29页 |
·盐芥 | 第26-27页 |
·青甘韭 | 第27-29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9-31页 |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9-31页 |
·科学问题 | 第29-30页 |
·科学假设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盐胁迫条件下盐芥的表型可塑性研究 | 第31-44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5页 |
·研究物种和居群 | 第32页 |
·实验设计 | 第32-34页 |
·生理生态特性 | 第34页 |
·形态和生长特性 | 第34页 |
·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40页 |
·盐胁迫的可塑性响应 | 第35-38页 |
·表型可塑性和适合度相关性 | 第38页 |
·居群间表型可塑性分化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4页 |
·盐胁迫的可塑性响应 | 第40-42页 |
·居群间表型可塑性和表型整合特点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盐芥表型可塑性的进化研究 | 第44-54页 |
·引言 | 第44-4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6-47页 |
·研究物种和居群 | 第46页 |
·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形态和生长特性 | 第4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结果 | 第47-50页 |
·可塑性遗传变异 | 第47-49页 |
·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第49页 |
·特性可塑性和适合度相关性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4页 |
第四章 青甘韭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差异研究 | 第54-62页 |
·引言 | 第5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4-56页 |
·植株的移栽和取样 | 第54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54-5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6-62页 |
·生长和营养含量的分析比较 | 第56-59页 |
·性状变异比较 | 第59-62页 |
第五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8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附页 | 第85-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