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2.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3.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变迁——管住"闲不住的手" | 第15-29页 |
1.预备阶段:1978—1989年 | 第15-17页 |
2.第一阶段:1990—1992年 | 第17-20页 |
3.第二阶段:1992—1995年 | 第20-21页 |
4.第三阶段:1996—1999年 | 第21-22页 |
5.第四阶段:2000—2005年 | 第22-24页 |
6.第五阶段:2005—现在 | 第24-26页 |
7.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29-36页 |
1.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 第29-30页 |
2.国内学者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 第30页 |
3.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第30-36页 |
(一) 原理 | 第30-31页 |
(二) 检验过程及结果 | 第31-36页 |
第四章 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考察 | 第36-40页 |
1.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 | 第36-37页 |
2.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 | 第37-40页 |
(一) 横向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二) 纵向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中国股票市场不同阶段效率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40-46页 |
1.股票市场发行制度的缺陷 | 第40-41页 |
2.股票市场交易制度的缺陷 | 第41-43页 |
3.股票市场监管制度的缺陷 | 第43页 |
4.重组退市制度的缺陷 | 第43-44页 |
5.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缺陷 | 第44-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