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一“生”的审美观念的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 二 晚明及清对“生”的审美内涵的阐释 | 第16-25页 |
| (一) 不工而工 | 第17-21页 |
| (二) 自然而然,不着斧痕 | 第21-24页 |
| (三) 返朴归真 | 第24-25页 |
| 三 晚明及清重视“生”审美范畴的原因 | 第25-29页 |
| (一) 浪漫主义思潮的推动 | 第26页 |
| (二) 艺术创作规律使然 | 第26-27页 |
| (三) 哲学的渗透 | 第27-28页 |
| (四) 商品经济的冲击 | 第28-29页 |
| 四 “生”与“熟”、“朴”、“拙”审美范畴的辨析 | 第29-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注释 | 第36-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