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中唐(代宗大历初至文宗大和初)(766~827年)论文

中唐士人阶层社会心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一、士与中唐时期的士人士风第8-17页
 (一)、士及其志于道的文化传统第8-11页
 (二)、中唐时期的社会时局第11-14页
  1、战乱与动荡中的社会时局第11-13页
  2、释道二教对于传统儒学的冲击第13-14页
 (三)、中唐士人构成与士风的嬗变第14-17页
  1、中唐时期士人阶层的社会构成第14-16页
  2、中唐前后士风的嬗变第16-17页
二、入世——中唐士人之用世心态第17-26页
 (一)、仕进士人:竞相科场,择幕仕进第18-21页
  1、竞相科场第18-20页
  2、择幕仕进第20-21页
 (二)、在朝士人:革弊救世、力图中兴第21-25页
  1、通经致用,因时革新第22-23页
  2、树立道统,维护王权第23-25页
 (三)、在野士人:兴办私学,传扬文化第25-26页
三、出世——中唐士人之隐逸心态第26-35页
 (一)、隐逸类型种种第27-29页
  1、为仕而隐第27-28页
  2、世乱无道及不遇而隐第28页
  3、"性分所致",心慕归隐第28-29页
 (二)、隐士的心态与行为第29-31页
 (三)、白居易亦仕亦隐之"中隐心态"第31-35页
  1、亦仕亦隐的心路历程第32-33页
  2、"中隐"思想的提出与实践第33-35页
四、中唐士人与"三教合流"第35-42页
 (一)、"三教合流"的社会与思想基础第35-37页
 (二)、士人阶层对于三教的兼收融合第37-40页
 (三)、"三教合流"——调和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第40-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魏晋玄佛交融研究
下一篇:《孔子家语·相鲁、始诛》篇所记孔子事迹言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