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C两优系列组合高产性状特征及生理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前言第10-18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分析第11-18页
     ·水稻育种的现状第11-12页
     ·超级稻理想株型模式的研究第12-15页
       ·半矮秆丛生早长超高产株型模式第12页
       ·理想株形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第12-13页
       ·利用亚种间的杂种优势选育超高产组合第13页
       ·新株型稻模式第13-15页
     ·水稻高产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5-1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8-22页
   ·试验材料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2页
     ·试验设计第18页
     ·观测项目和测定方法第18-21页
     ·资料分析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39页
   ·生育期及叶龄、分蘖变化第22-26页
     ·生育期和产量第22-23页
     ·叶片动态变化第23-25页
     ·群体分蘖消长动态第25-26页
   ·群体叶面积消长动态与干物质积累第26-27页
     ·叶面积指数变化第26-27页
     ·上三叶叶面积动态第27页
   ·干物质动态积累第27-30页
     ·总干物质积累动态第27-28页
     ·叶干物质积累动态第28-29页
     ·茎鞘干物质积累动态第29-30页
   ·SPAD值及含氮量的动态变化第30-34页
     ·SPAD值第30-31页
     ·氮素含量的变化第31-32页
     ·叶绿素荧光测定第32-34页
   ·叶片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第34-36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研究第34-35页
     ·根系活力变化第35-36页
   ·产量及产量影响因素第36-39页
4 讨论第39-42页
   ·从库、源结构研究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第39页
   ·从前期生理适应性研究产量形成第39-40页
   ·从产量构成因素研究产量形成第40页
   ·对杂交水稻增产增效的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历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两优396和C两优87作双晚不同播插期种植的高产机理研究
下一篇:水稻芽期和苗期耐冷性QTLs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