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9-15页 |
·工程陶瓷表面缺陷分析的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陶瓷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10-14页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工业检测技术中的发展与应用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分类 | 第16-23页 |
·引言 | 第16页 |
·工程陶瓷磨削损伤机理 | 第16-19页 |
·工程陶瓷磨削机理 | 第16-18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分析 | 第18-19页 |
·工程陶瓷磨削实验 | 第19-21页 |
·工程陶瓷磨削实验分组和表面损伤分析 | 第19-21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缺陷分析 | 第21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缺陷分类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图像处理 | 第23-41页 |
·引言 | 第23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的数字图像处理基本过程 | 第23-26页 |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 | 第23-25页 |
·数字图像的获取 | 第25页 |
·数字图像的处理 | 第25-26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的图像灰度变换增强 | 第26-30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26-28页 |
·直方图规定化 | 第28-29页 |
·拉氏锐化增强 | 第29-30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图像的噪声处理 | 第30-34页 |
·邻域平均法 | 第30-31页 |
·Wiener 滤波 | 第31页 |
·中值滤波 | 第31-33页 |
·形态学法 | 第33-34页 |
·图像预处理综合方法分析 | 第34-36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的图像分割处理 | 第36-40页 |
·图像分割的处理方法 | 第36-39页 |
·图像分割方法的实验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的损伤特征提取和分类 | 第41-57页 |
·引言 | 第41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缺陷的特征提取 | 第41-46页 |
·缺陷区域形状特征的选择和提取 | 第41-43页 |
·损伤区域边界的形状特征参数提取和具体实验分析 | 第43-46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缺陷图像纹理特征提取 | 第46-50页 |
·直方图统计特征提取 | 第46-48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的图像不变矩特征提取 | 第48-50页 |
·分类器的设计 | 第50-54页 |
·分类器的概述 | 第50-51页 |
·决策树法分类器 | 第51-54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缺陷的参数评价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图损伤像检测系统 | 第57-68页 |
·引言 | 第57页 |
·工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损伤检测系统的结构 | 第57-62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57-58页 |
·系统的软件组成 | 第58-62页 |
·系统软件测试 | 第62-65页 |
·检测对象图形采集 | 第62-64页 |
·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 第64-65页 |
·外界干扰分析 | 第65-67页 |
·图像采集影响 | 第65-66页 |
·照明的影响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70页 |
·课题总结 | 第68页 |
·课题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