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7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研究问题的缘起第10页
     ·研究的目的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研究框架和设计第14-17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7-27页
   ·网络舆情第17-22页
     ·网络舆情及相关概念第17-18页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表现形式第18-22页
   ·群体性事件第22-27页
     ·近年来各地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第23-24页
     ·近年来各地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趋势分析第24-27页
第三章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及传播规律第27-40页
   ·群体性事件潜伏期的网络舆情--社会矛盾向网络议论转化第27-28页
     ·社会矛盾引起网络讨论第27页
     ·具有分散性,非理性等特点第27-28页
     ·具有预警功能第28页
   ·群体性事件突发期的网络舆情—网络议论量变到质变第28-31页
     ·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第29页
     ·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第29-30页
     ·网络舆情信息内容真假难辨网络谣言此起彼伏第30-31页
   ·群体性事件持续期的网络舆情—网络议论进一步升级为社会行动第31-35页
     ·网络议论升级为“集合行为”第31-32页
     ·网络意见领袖显现第32-33页
     ·网络舆情中“沉默的螺旋”效应第33-35页
   ·群体性事件恢复期的网络舆情—网络议论转为非舆论性讨论第35-36页
   ·案例:“抵制家乐福事件”网络舆情阶段特征分析第36-40页
第四章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制的建构第40-60页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40-44页
     ·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手段落后第40-42页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存在选型误区问题第42-44页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制的建构第44-60页
     ·研判潜伏期苗头性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第44-46页
     ·应对群体性事件突发期网络舆情的应急联动机制第46-49页
     ·研判持续期网络舆情走向的分析判别机制第49-58页
     ·恢复期网络舆情反思跟踪机制第58-60页
第五章 正确引导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第60-65页
   ·群体性事件与政府公信力第60-61页
     ·政府公信力下降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第60-61页
     ·对群体性事件的妥善处理带来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第61页
   ·建构和谐的网络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第61-65页
     ·充分发挥地方网络媒体的优势培育网民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领域第61-64页
     ·提高政府宣传技巧和网络舆情引导水平第64页
     ·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制度保障第64-65页
结束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周刊》营销组合分析
下一篇:传播学视角下的记者博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