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原"游":"游"的审美基因分析 | 第11-18页 |
·"游"与旗:"游"的神圣来源 | 第11-15页 |
·固定的旗:从图腾到礼器 | 第12-13页 |
·游走的旗:从采集到战争 | 第13-15页 |
·"游"与生存样态 | 第15-18页 |
·"游"与生活环境 | 第15页 |
·"游"与生存状态 | 第15-17页 |
·"游"与"进"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游艺-逍遥-游戏:"游"的美学生成 | 第18-38页 |
·游于艺:成人之道与自由境界 | 第18-24页 |
·方内之游 | 第19-20页 |
·自由之境 | 第20-24页 |
·逍遥游:向道而游与人生至境 | 第24-27页 |
·有待之游 | 第25页 |
·无待之游 | 第25-27页 |
·游戏三昧:内在超越与诗意人生 | 第27-33页 |
·从庄子到佛禅 | 第28-29页 |
·从游方到游戏 | 第29-33页 |
·儒、释、道三家总论 | 第33-38页 |
第三章 行游-游观-神游:"游"的审美层次及创作功能 | 第38-49页 |
·行游:有为而作与自我转化 | 第38-41页 |
·游观:仰观俯察与本质之见 | 第41-44页 |
·神游:艺术构思与审美生存 | 第44-49页 |
第四章 "游"的理论取向及现代意义 | 第49-54页 |
·"游"的理论内涵与价值 | 第49-51页 |
·"游"与艺术人生的构建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