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聚α-烯烃(PAOs)合成油 | 第10-13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PAOs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PAOs的合成 | 第12-13页 |
·传统的PAOs合成工艺介绍 | 第13-18页 |
·Lewis酸阳离子催化剂聚合方法 | 第13-14页 |
·齐格勒型催化剂聚合方法 | 第14-17页 |
·PAOs合成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17-18页 |
·线性α-烯烃 | 第18-20页 |
·石蜡裂解法或脱氢 | 第18页 |
·乙烯齐聚工艺 | 第18-20页 |
·煤化工抽提工艺 | 第20页 |
·正在研发的新方法 | 第20页 |
·正构烷烃吸附分离工艺 | 第20-22页 |
·吸附剂研究进展 | 第20页 |
·工艺进展 | 第20-22页 |
·烯烃/烷烃分离技术 | 第22-24页 |
·物理吸收法 | 第22页 |
·化学吸收法 | 第22-23页 |
·吸附分离法 | 第23-24页 |
·萃取蒸馏 | 第24页 |
·膜分离法 | 第24页 |
·选题依据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基本试剂 | 第26页 |
·反应原料 | 第26-28页 |
·反应原料的预处理 | 第28页 |
·聚合反应方法 | 第28-29页 |
·主要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主要实验条件 | 第29页 |
·聚合反应机理 | 第29-30页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第3章 反应条件对焦化汽油生产合成烃润滑油的性能影响 | 第32-49页 |
·催化剂的加入量对聚合油性能的影响 | 第32-36页 |
·催化剂加入量对聚合油收率和釜底残渣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催化剂加入量对各线减压馏分收率和性质的影响 | 第34-36页 |
·反应温度对聚合油性能的影响 | 第36-39页 |
·反应温度对聚合油收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反应温度对各线减压馏分收率和性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反应时间对聚合油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反应时间对聚合油收率的影响 | 第40页 |
·反应时间对各线减压馏分收率和性质的影响 | 第40-42页 |
·反应压力对聚合油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减粘瓦斯油聚合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 第44-46页 |
·焦化汽油聚合油和减粘瓦斯油聚合油的比较 | 第46-48页 |
·实验总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轻馏分的精制与利用研究 | 第49-53页 |
·轻馏分的酸碱处理工艺 | 第49-50页 |
·工艺条件及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酸碱处理后轻馏分的利用 | 第51-52页 |
·实验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釜底酸渣的处理方法与利用研究 | 第53-57页 |
·水解–中合法釜底酸渣处理工艺 | 第53页 |
·反应原理 | 第53-54页 |
·工艺条件及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釜底酸渣渣油的利用 | 第55页 |
·酸水的性质及水处理 | 第55-56页 |
·实验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焦化汽油中α-烯烃的吸附分离 | 第57-68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原料与主要试剂 | 第57-58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58页 |
·实验流程及步骤 | 第58-59页 |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59-67页 |
·焦化汽油组成分析 | 第59页 |
·两种不同分子筛的吸附性能比较 | 第59-63页 |
·温度对两种分子筛吸附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流速对两种分子筛吸附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聚合油收率和性质比较 | 第66-67页 |
·实验总结 | 第67-6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