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3页 |
1、叠氮桥联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2、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6页 |
二、基于叠氮和2-氨基乙醇混合桥联的二维Cu(Ⅱ)配位 | 第16-27页 |
(一)、引言 | 第16页 |
(二)、实验部分 | 第16-18页 |
1、试剂与仪器 | 第16页 |
2、配合物的合成 | 第16-17页 |
3、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17-18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18-24页 |
1、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18页 |
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18-21页 |
3、配合物的磁性研究 | 第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三、基于2-氨基乙醇桥联的双核Co(Ⅲ)配合物的研究 | 第27-35页 |
(一)、引言 | 第27页 |
(二)、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1、试剂与仪器 | 第27页 |
2、配合物的合成 | 第27-28页 |
3、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28-29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1、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29页 |
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29-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四、三核Cu(Ⅱ)配合物的原位组装及其结构 | 第35-45页 |
(一)、引言 | 第35-38页 |
1、西夫碱 | 第35-36页 |
2、四氮唑 | 第36-38页 |
(二)、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1、试剂与仪器 | 第38页 |
2、配合物的合成 | 第38页 |
3、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38-39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1、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39-40页 |
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五、基于三核锰簇[M_(N3)O_4(PHEN)_4(H_2O)_2](NO_3)_4·2.5H_2O为前驱体 | 第45-53页 |
(一)、引言 | 第45页 |
(二)、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1、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2、配合物的合成 | 第46页 |
3、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46-47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1、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47-49页 |
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六、结论 | 第53-54页 |
七、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