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乞讨现象的现状及其分析 | 第10-17页 |
第一节 乞讨现象及其现状与趋势 | 第10-13页 |
一、乞讨现象 | 第10-11页 |
二、乞讨现象的现状与趋势 | 第11-13页 |
第二节 乞讨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13-15页 |
一、经济方面 | 第13-14页 |
二、社会管理体制方面 | 第14页 |
三、思想文化方面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乞讨现象的影响分析 | 第15-17页 |
一、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 | 第15-16页 |
二、影响市容、损伤国家形象 | 第16-17页 |
三、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 | 第17页 |
第二章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立法背景与立法根据 | 第17-29页 |
第一节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行为犯罪化的社会背景 | 第17-19页 |
一、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这一社会现象的相关报道 | 第18页 |
二、原有规制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行为的法律尴尬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行为犯罪化的根据 | 第19-27页 |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19-21页 |
二、严重的反伦理性 | 第21页 |
三、现有的法律根据 | 第21-26页 |
四、刑法的第二次规范属性要求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行为犯罪化的立法意义 | 第27-29页 |
一、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残疾人的权益 | 第27-28页 |
二、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第28页 |
三、有利于更好地和相关法律衔接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犯罪构成与司法认定 | 第29-43页 |
第一节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法律规定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犯罪构成解读 | 第30-40页 |
一、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客体要件 | 第30-34页 |
二、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主体要件 | 第34-36页 |
三、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 第36-37页 |
四、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客观方面要件 | 第37-40页 |
第三节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司法认定 | 第40-43页 |
一、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罪与非罪的认定 | 第40-41页 |
二、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与有关犯罪的关联适用 | 第41-42页 |
三、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特殊形态——罪数形态问题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不足及其完善与防治对策 | 第43-49页 |
第一节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 第43-45页 |
一、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犯罪对象规定的不合理及其完善 | 第44页 |
二、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手段行为规定的不合理及其完善 | 第44-45页 |
三、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基本构成要件的不合理及其完善 | 第45页 |
第二节 减少和预防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 第45-49页 |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46-47页 |
二、完善救助制度 | 第47页 |
三、完善相关立法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