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粗饲料论文

青贮添加剂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秸秆青贮饲料的利用前景第14页
   ·青贮饲料的发酵原理和发酵过程第14-15页
     ·青贮饲料的发酵原理第14-15页
     ·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第15页
   ·青贮过程中的微生物第15-17页
     ·乳酸菌第15-16页
     ·肠细菌第16-17页
     ·梭菌第17页
     ·真菌第17页
     ·芽孢杆菌第17页
   ·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因素第17-19页
     ·原料特性第17-18页
     ·原料的处理方式第18-19页
   ·青贮添加剂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发酵促进剂第19-21页
     ·发酵抑制剂第21-22页
     ·营养性添加剂第22页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2-24页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第22-23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页
     ·本研究的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糖蜜、植物乳杆菌和甲酸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过程和品质的影响第24-34页
   ·材料和方法第24-26页
     ·试验材料第24页
     ·试验设计第24页
     ·青贮制作第24-25页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第25-26页
     ·数据统计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青贮原料的营养成分、缓冲能值和微生物含量第26页
     ·添加剂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第26-28页
     ·添加剂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产物的影响第28-29页
     ·添加剂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第29-30页
   ·讨论第30-33页
     ·糖蜜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的影响第30-32页
     ·植物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的影响第32页
     ·甲酸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的影响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布氏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第34-47页
   ·材料和方法第34-36页
     ·试验材料第34页
     ·试验设计第34页
     ·青贮制作第34-35页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第35页
     ·数据统计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4页
     ·青贮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缓冲能值第36页
     ·布氏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第36-38页
     ·布氏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产物的影响第38-41页
     ·布氏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第41-42页
     ·布氏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第42-44页
   ·讨论第44-46页
     ·布氏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产物的影响第44-45页
     ·布氏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第45-46页
     ·布氏乳杆菌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饲料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第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硝酸盐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的调控作用第47-60页
   ·材料和方法第47-48页
     ·试验材料第47页
     ·试验设计第47-48页
     ·青贮制作第48页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第48页
     ·数据统计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7页
     ·青贮原料营养成分含量第48-49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硝酸钾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过程pH的影响第49-50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硝酸钾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过程乳酸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硝酸钾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过程乙酸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硝酸钾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过程氨态氮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硝酸钾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过程NO_3-N和NO_2-N的影响第53-56页
     ·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含量第56-57页
   ·讨论第57-59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硝酸钾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发酵产物的影响第57-58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硝酸钾对不带穗青玉米秸青贮饲料中NO_3-N和NO_2-N的影响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60-62页
   ·本论文主要结论第60页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60-61页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附录第68-72页
 附录一 微生物培养基第68-69页
 附录二 照片第69-70页
 附录三 活体外两阶段法测定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作者简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水平及Lys/Met对断奶犊牛生长、消化代谢及瘤胃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北京油鸡精液品质遗传参数估计及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