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 第10-13页 |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储能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构成 | 第14-16页 |
2 超级电容原理与特性 | 第16-28页 |
·超级电容储能原理 | 第16-20页 |
·超级电容的储能量 | 第17-18页 |
·超级电容特点 | 第18-19页 |
·超级电容的串并联组合与均压措施 | 第19-20页 |
·超级电容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20-22页 |
·超级电容的电路模型和充放电特性 | 第22-28页 |
·超级电容电路模型 | 第22-23页 |
·超级电容充放电特性 | 第23-28页 |
3 车载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原理与结构 | 第28-38页 |
·超级电容特性与城轨交通列车运行特性的关系 | 第28-32页 |
·城轨列车交流电机牵引制动特性 | 第28-29页 |
·列车制动能量分析 | 第29-31页 |
·超级电容功率与列车功率的关系 | 第31-32页 |
·车载超级电容的配置方式 | 第32-33页 |
·车载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结构 | 第33-38页 |
·向DC/DC变换器 | 第34-35页 |
·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1.25F超级电容器组 | 第36-38页 |
4 降低列车运行能耗的车载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 第38-52页 |
·储能系统数学建模及性能分析 | 第38-46页 |
·数学模型 | 第38-42页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42-45页 |
·电流闭环校正分析 | 第45-46页 |
·基于线网电流补偿间接能量控制策略 | 第46-52页 |
·逻辑判断条件 | 第47-48页 |
·限制器 | 第48-49页 |
·控制算法 | 第49-52页 |
5 车载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列车运行能量流动仿真 | 第52-66页 |
·仿真平台 | 第52-58页 |
·牵引变电所 | 第52-53页 |
·接触网 | 第53-54页 |
·列车 | 第54-57页 |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 | 第57-58页 |
·仿真条件 | 第58-62页 |
·线路条件和列车参数 | 第58-60页 |
·车载超级电容器组参数 | 第60-61页 |
·功率关系 | 第61-62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2-66页 |
6 基于线网电流补偿控制策略的储能系统充放电实验 | 第66-80页 |
·实验平台概要 | 第66-73页 |
·硬件平台 | 第66-68页 |
·控制平台 | 第68页 |
·软件流程 | 第68-71页 |
·实验平台功能 | 第71-73页 |
·基于线网电流补偿控制策略的实验平台仿真 | 第73-76页 |
·基于线网电流补偿控制策略储能系统实验 | 第76-80页 |
·实验室电机牵引特性曲线设计 | 第7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6-8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作者简历 | 第84-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