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 ·前言 | 第16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简介 | 第16-19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构成 | 第17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7-18页 |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第18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8-19页 |
| ·炭负极材料 | 第19-21页 |
| ·石墨化炭 | 第19-20页 |
| ·非石墨化炭 | 第20-21页 |
| ·锡和锡氧化物/炭复合材料 | 第21页 |
| ·洋葱状碳纳米颗粒 | 第21-23页 |
| ·洋葱状碳纳米颗粒的发现 | 第21-22页 |
| ·洋葱状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纯化方法 | 第22页 |
| ·本实验室对洋葱状碳纳米颗粒制备的研究 | 第22-23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充放电的影响控制因素 | 第23-25页 |
| ·材料种类 | 第23-24页 |
| ·颗粒大小 | 第24页 |
| ·电极表面电阻 | 第24页 |
| ·电极导电性 | 第24-25页 |
|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分析方法 | 第28-36页 |
| ·实验所用原料及设备仪器 | 第28-30页 |
| ·实验所用原料及试剂 | 第28-29页 |
| ·主要设备与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 ·洋葱碳(OC)的制备 | 第30-31页 |
| ·石墨化洋葱碳(GOC)的制备 | 第31页 |
| ·表征方法 | 第31-33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31-32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2页 |
|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第32页 |
| ·热重--示差扫描同步热分析(TG-DSC) | 第32-33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3-36页 |
| ·电极的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33页 |
| ·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3页 |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3-34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4页 |
| ·交流阻抗谱图模拟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洋葱碳/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36-50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洋葱碳的预处理 | 第36-37页 |
| ·酚醛树脂为原料的洋葱碳 | 第37-43页 |
| ·不同炭化温度下OC的形貌 | 第38页 |
| ·OC/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38-41页 |
| ·OC/SnO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1-43页 |
| ·炭黑为原料的洋葱碳 | 第43-47页 |
| ·OC/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45页 |
| ·OC/SnO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50页 |
| 第四章 石墨化洋葱碳/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50-62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石墨化洋葱碳(GOC)的表征 | 第50-52页 |
| ·GOC的形貌 | 第50-51页 |
| ·XRD分析 | 第51-52页 |
| ·GOC/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 | 第52-58页 |
| ·GOC/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2页 |
| ·GOC/SnO_2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52-55页 |
| ·GOC/SnO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55-58页 |
| ·GOC/S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58-60页 |
| ·GOC/Sn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8页 |
| ·GOC/Sn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58-59页 |
| ·GOC/Sn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膨胀石墨化碳洋葱(EGOC)/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62-76页 |
| ·引言 | 第62-63页 |
| ·EGOC及SnO_2/EGO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63-69页 |
| ·EGOC的制备 | 第63页 |
| ·SnO_2/EGOC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3-64页 |
| ·材料的表征 | 第64-69页 |
| ·膨胀石墨化碳洋葱及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69-74页 |
| ·充放电曲线 | 第69-70页 |
| ·循环性能 | 第70-71页 |
| ·交流阻抗分析 | 第71-74页 |
| ·小结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6页 |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