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成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高等植物成花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成花计时基因 | 第8-9页 |
·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 | 第9-11页 |
·同源异型基因 | 第11-12页 |
·MADS-box基因 | 第12-13页 |
·竹子成花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34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植物材料 | 第16页 |
·试剂 | 第1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34页 |
·绿竹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6-17页 |
·绿竹花芽、叶芽总RNA的提取 | 第17-18页 |
·DNA消化 | 第18页 |
·cDNA的合成 | 第18-19页 |
·胶回收 | 第19页 |
·连接 | 第19-20页 |
·转化 | 第20-22页 |
·质粒提取 | 第22页 |
·3'RACE | 第22-24页 |
·5'RACE | 第24-27页 |
·绿竹同源成花基因的克隆 | 第27-28页 |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8-30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32页 |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57页 |
·绿竹基因组DNA提取和花芽、叶芽总RNA提取 | 第34页 |
·BoF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 第34-42页 |
·BoF2基因的克隆 | 第34-35页 |
·BoF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38页 |
·BoF2基因的荧光定量PCR | 第38-40页 |
·BoF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2页 |
·BoF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42-46页 |
·BoF4基因的克隆 | 第42页 |
·BoF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45页 |
·BoF4基因的荧光定量PCR | 第45页 |
·BoF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BoF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46-52页 |
·BoF6基因的克隆 | 第46页 |
·BoF6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49页 |
·BoF6基因的荧光定量PCR | 第49页 |
·BoF6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9-50页 |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50-52页 |
·FCA同源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52-54页 |
·FCA同源基因克隆 | 第52-53页 |
·FCA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3-54页 |
·FCA同源基因的荧光定量PCR | 第54页 |
·LFY同源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54-57页 |
·LFY同源基因克隆 | 第54-55页 |
·LFY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5-5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7-60页 |
·试验方法讨论 | 第57-58页 |
·平端连接 | 第57页 |
·电转化 | 第57页 |
·拟南芥的培养 | 第57-58页 |
·试验结果讨论 | 第58-60页 |
·BoF2、BoF4、BoF6基因功能的讨论 | 第58-59页 |
·BoFCA、BoLFY基因功能的讨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