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Summary | 第5-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寝具概念界定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第9-10页 |
| 第2章 寝具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0-18页 |
| ·“构木为巢,垒石为台”的石器时期寝具 | 第10-11页 |
| ·“安身之作,装载人体”的夏商周寝具 | 第11-12页 |
| ·“席地而坐,几案其上”的春秋战国寝具 | 第12页 |
| ·“设筵摆席,床榻社交”的秦汉寝具 | 第12-13页 |
| ·“垂足而坐,床榻渐高”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寝具 | 第13-14页 |
| ·“上板下足,床椅有别,南睡床,北睡炕,”的隋唐五代十国寝具 | 第14-15页 |
| ·“盘腿为席,垂足而坐”的宋元辽金寝具 | 第15-16页 |
| ·“大睡床,小睡榻”的明清寝具 | 第16页 |
| ·多元化的近代与当代寝具 | 第16-18页 |
| 第3章 寝具之功能与形式的演变 | 第18-30页 |
| ·席 | 第18-20页 |
| ·床 | 第20-26页 |
| ·“低矮型到渐高型”的床 | 第21-22页 |
| ·“高型”的床 | 第22-23页 |
| ·注重私密性的“人性化”床 | 第23-25页 |
| ·中西合璧的现代床 | 第25-26页 |
| ·榻的功能演进 | 第26-30页 |
| 第4章 中国寝具设计之美 | 第30-39页 |
| ·造型与结构之美 | 第30-33页 |
| ·材料表象美与木质性美 | 第33-34页 |
| ·加工工艺之美 | 第34-37页 |
| ·雕工 | 第35-37页 |
| ·嵌工 | 第37页 |
| ·脚线处理 | 第37页 |
| ·意境与人文韵味 | 第37-39页 |
| 第5章 总结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著作与论文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