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视频错误产生原因 | 第15页 |
·错误检测 | 第15-16页 |
·错误隐藏技术 | 第16-20页 |
·前向错误隐藏技术 | 第16-18页 |
·不平等错误保护的分层编码 | 第16-17页 |
·多重描述编码 | 第17页 |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 第17-18页 |
·鲁棒的熵编码 | 第18页 |
·交互式错误隐藏技术 | 第18-19页 |
·无等待重传 | 第18-19页 |
·基于反馈信息的错误跟踪 | 第19页 |
·基于交互的参数自适应编码 | 第19页 |
·后向错误隐藏技术 | 第19-20页 |
·研究工作概要与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H.264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 第22-32页 |
·H.264 发展历程 | 第22页 |
·H.264 编解码流程 | 第22-24页 |
·编码器流程 | 第22-23页 |
·解码器流程 | 第23-24页 |
·H.264 的关键技术介绍 | 第24-27页 |
·分层编码结构 | 第24页 |
·帧内预测 | 第24-26页 |
·采用四分之一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 | 第26页 |
·采用多模式的运动估计 | 第26-27页 |
·采用多参考帧的运动补偿方式 | 第27页 |
·采用4×4 块的整数变换 | 第27页 |
·H.264 标准中的容错工具 | 第27-31页 |
·帧内编码 | 第28页 |
·数据分割 | 第28-29页 |
·参数集 | 第29页 |
·冗余片 | 第29页 |
·灵活的宏块次序重排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方向熵的混合空域错误隐藏算法 | 第32-43页 |
·I 帧错误隐藏的重要性 | 第32-33页 |
·常用的空域错误隐藏算法 | 第33-36页 |
·双线性插值 | 第33页 |
·方向内插 | 第33-35页 |
·凸集映射法 | 第35-36页 |
·基于方向熵的混合空域错误隐藏方法 | 第36-42页 |
·方向熵 | 第36页 |
·原有问题 | 第36-39页 |
·BI 与DI | 第36-37页 |
·DI 与MDI | 第37-39页 |
·改进之处 | 第39-40页 |
·实验性能比较 | 第40-42页 |
·实验环境 | 第40页 |
·性能比较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次序处理的自适应增强型时域错误隐藏算法 | 第43-55页 |
·常用的时域错误隐藏算法 | 第43-46页 |
·基于搜索最佳候选MV 的TEC 方法 | 第43-44页 |
·基于MB 分割模式估计的 TEC 方法 | 第44-46页 |
·基于次序处理的TEC 方法 | 第46页 |
·基于次序处理的自适应增强型时域错误隐藏算法 | 第46-53页 |
·程序流程 | 第46-47页 |
·改进之处 | 第47-51页 |
·MB 次序函数的估算 | 第47-48页 |
·SMB 的模式判断及其次序函数的估算 | 第48-49页 |
·TBSS-OBMA 与TBDS-OBMA | 第49-51页 |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实验环境 | 第51页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55页 |
·未来的工作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