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多维透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离骚》的文艺学解读 | 第13-33页 |
第一节《离骚》研究中的“四要素” | 第13-16页 |
第二节 《离骚》研究的“双中心”模式 | 第16-33页 |
一、第一个中心是作品《离骚》 | 第16-28页 |
二、第二个中心是研究者 | 第28-33页 |
第二章 《离骚》的文化学解读 | 第33-51页 |
第一节 楚文化的核心文化 | 第33-40页 |
一、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 第33-36页 |
二、楚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关系 | 第36-40页 |
第三节 《离骚》中的多种文化因素 | 第40-51页 |
一、中原文化影响下《离骚》的现实精神 | 第41-44页 |
二、巫文化氛围对《离骚》的影响 | 第44-48页 |
三、其他文化因子对《离骚》的影响 | 第48-51页 |
第三章 《离骚》的民俗学解读 | 第51-66页 |
第一节 《离骚》中的服饰习俗 | 第51-56页 |
一、楚人服饰习俗及其演变 | 第51-54页 |
二、屈原在《离骚》中对服饰习俗的艺术化运用 | 第54-56页 |
第二节 《离骚》中的占卜习俗 | 第56-60页 |
一、《离骚》占卜习俗考察 | 第56-59页 |
二、《离骚》占卜的文化信息 | 第59-60页 |
第三节 《离骚》中的图腾崇拜习俗 | 第60-66页 |
一、先秦龙凤图腾崇拜的演变 | 第60-63页 |
二、《离骚》对图腾崇拜习俗的艺术化运用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