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农田氨挥发测定方法及新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农田氨挥发测定方法 | 第12-15页 |
·密闭室法 | 第12页 |
·微气象学法 | 第12-15页 |
·影响农田氨挥发的主要因素 | 第15-17页 |
·农业措施 | 第15-16页 |
·环境因素 | 第16-17页 |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17-21页 |
·TDLAS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8页 |
·TDLAS技术测定大气氨浓度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基于TDLAS技术的大气氨浓度测定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基于TDLAS技术的氨挥发测定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下田间氨挥发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 第24-36页 |
·引言 | 第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供试土壤 | 第24-25页 |
·试验处理 | 第25页 |
·田间取样、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计算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冬小麦土壤氨挥发动态变化 | 第26-28页 |
·冬小麦季土壤氨挥发累积量 | 第28-29页 |
·影响冬小麦土壤氨挥发的因素 | 第29-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基于TDLAS技术的冬小麦农田氨挥发测定 | 第36-50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供试土壤和试验布设 | 第36页 |
·TDLAS-bLS监测方法 | 第36-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冬小麦追肥期田间氨浓度的动态变化 | 第38-41页 |
·bLS技术反演氨挥发通量过程的数据准备 | 第41-42页 |
·冬小麦追肥期农田氨挥发通量 | 第42-43页 |
·氨挥发监测方法的比较 | 第43-45页 |
·TDLAS-bLS法测定农田氨挥发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TDLAS技术的夏玉米农田氨挥发测定 | 第50-62页 |
·引言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研究地点概况 | 第50-51页 |
·氨挥发的监测方法 | 第51页 |
·试验布置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夏玉米追肥期田间氨浓度的动态变化 | 第52-53页 |
·夏玉米追肥期氨挥发通量 | 第53-55页 |
·方法比较与验证 | 第55-57页 |
·TDLAS-bLS法监测农田氨挥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2-64页 |
·全文结论 | 第62-63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63页 |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