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群体决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群体决策的概念 | 第14-15页 |
·群体决策偏好集结方法研究 | 第15-16页 |
·群体决策行为因素研究 | 第16页 |
·动态群体决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1页 |
·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知识与观点动力学理论 | 第23-36页 |
·观点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观点动力学的基本模型 | 第24-28页 |
·Ising 模型 | 第24-25页 |
·投票者模型和多数选择模型 | 第25-26页 |
·社会影响理论模型 | 第26-27页 |
·有界自信模型 | 第27-28页 |
·知识及知识转移 | 第28-35页 |
·知识的概念 | 第28-30页 |
·知识在决策中的表示 | 第30-32页 |
·知识转移产生基础及其定义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知识影响决策的机理 | 第36-47页 |
·知识与决策精度的关系 | 第36-40页 |
·知识与决策偏好的关系 | 第40-45页 |
·知识转移与决策动态变化的关系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动态群体决策模型的构建和仿真实现 | 第47-62页 |
·模型涉及的概念 | 第47-49页 |
·观点演化 | 第47-48页 |
·动态群体决策中的考查因素 | 第48-49页 |
·动态群体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个体所拥有知识的性质 | 第49页 |
·高知识个体的共享动机以及知识表达能力 | 第49-50页 |
·低知识个体的共享动机和吸收能力 | 第50页 |
·知识共享的环境因素 | 第50页 |
·动态群体决策模型的构建 | 第50-57页 |
·动态群体决策的概念模型 | 第50-52页 |
·模型的基本设置 | 第52-53页 |
·基于知识的个体观点产生模型 | 第53-54页 |
·知识交互对象的选择模型 | 第54-56页 |
·交互双方知识转移模型 | 第56-57页 |
·动态群体决策模型的实现 | 第57-61页 |
·模型仿真过程 | 第57-58页 |
·模型仿真的初始设置 | 第58-59页 |
·初始设置下的模型仿真结果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62-80页 |
·群体属性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 第62-69页 |
·群体大小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 第62-64页 |
·初始知识分布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 第64-66页 |
·知识权重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 第66-69页 |
·知识转移机制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 第69-76页 |
·知识转移方向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 第70-71页 |
·交互对象选择条件一——知识差阈值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 第71-74页 |
·交互对象选择条件二——观点差阈值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 第74-76页 |
·知识创造条件下的动态群体决策仿真 | 第76-79页 |
·知识创造在模型中的实现 | 第76-77页 |
·不同初始知识分布下知识创造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