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混凝土柱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钢管混凝土的原理 | 第12-13页 |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我国钢管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抗剪性能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抗剪性能研究的分类和归纳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20-38页 |
·概述 | 第20页 |
·试件概况 | 第20-22页 |
·试件制作 | 第20-21页 |
·材料力学性能 | 第21-22页 |
·试验方案 | 第22-30页 |
·试验参数 | 第22-24页 |
·加载方案 | 第24-25页 |
·加载装置 | 第25页 |
·加载制度 | 第25-27页 |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27页 |
·数据采集和处理 | 第27-30页 |
·试验结果 | 第30-36页 |
·试验过程和现象描述 | 第30-34页 |
·剪力-位移曲线 | 第34-36页 |
·抗剪承载力试验值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38-54页 |
·概述 | 第38页 |
·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38-45页 |
·钢材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38-40页 |
·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40-45页 |
·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有限元建模 | 第45-51页 |
·模型概况 | 第45-47页 |
·非线性求解及分析步设置 | 第47-48页 |
·界面模型 | 第48-49页 |
·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第50-51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剪力-位移曲线比较 | 第51-52页 |
·抗剪承载力值比较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抗剪性能分析 | 第54-83页 |
·概述 | 第54页 |
·算例分析 | 第54-57页 |
·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54-55页 |
·算例 | 第55-57页 |
·节点区类型 | 第57-61页 |
·节点区长度的影响 | 第57页 |
·加载面积的影响 | 第57-58页 |
·内隔板的影响 | 第58-61页 |
·弯剪构件的力学性能 | 第61-67页 |
·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3页 |
·应变分析 | 第63-67页 |
·压弯剪构件的力学性能 | 第67-76页 |
·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73页 |
·应变分析 | 第73-76页 |
·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76-80页 |
·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比较 | 第76-78页 |
·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