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国外IPO抑价现象的理论解释及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演变过程 | 第20-25页 |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过程 | 第20-23页 |
·1980年至1990年期间 | 第20页 |
·1991年至2000年期间 | 第20-22页 |
·2001年之后 | 第22-23页 |
·新股发行制度变迁过程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对IPO的理论分析 | 第25-30页 |
·制度变迁与IPO交易成本 | 第26-27页 |
·证券法律法规的持续变迁对IPO交易成本的定性分析 | 第26页 |
·审核制度与IPO交易成本的定性分析 | 第26页 |
·发行方式与IPO交易成本的定性分析 | 第26-27页 |
·定价方式与IPO交易成本的定性分析 | 第27页 |
·交易成本与IPO抑价的联系 | 第27-29页 |
·科斯的发现 | 第27-28页 |
·威廉姆森的发现 | 第28-29页 |
·诺思的发现 | 第29页 |
·本文定性分析的结论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新股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 | 第30-41页 |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0页 |
·新股抑价率的计算 | 第30-31页 |
·定性分析结论的验证 | 第31-41页 |
·证券法律法规的持续变迁 | 第31页 |
·新股审核制度 | 第31-32页 |
·新股发行方式 | 第32-34页 |
·新股定价方式 | 第34-36页 |
·制度变迁对我国IPO抑价的进一步分析 | 第36-4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政策建议 | 第41-42页 |
·推动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发展 | 第41页 |
·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审计,提高信息透明度 | 第41-42页 |
·提高机构投资者专业能力,不断完善发展询价机制 | 第42页 |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42-44页 |
·研究局限 | 第42-43页 |
·未来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