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纤维素发酵产燃料乙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木质纤维素产燃料乙醇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工艺技术 | 第13-19页 |
·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预处理工艺及其现状 | 第14-16页 |
·木质纤维素材料的水解工艺及其现状 | 第16-17页 |
·木质纤维素材料的发酵工艺及其现状 | 第17-19页 |
·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中的抑制物及其去除 | 第19-24页 |
·抑制物的产生及抑制机理 | 第19-22页 |
·抑制物的去除(解毒) | 第22-2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纤维素 | 第26页 |
·菌种和纤维素酶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试剂与培养基的配置 | 第27-30页 |
·实验用试剂的配置 | 第27-28页 |
·实验常用基础培养基 | 第28页 |
·菌剂培养基 | 第28-29页 |
·发酵培养基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菌种活化 | 第30页 |
·菌剂、酶液和粗酶液的制备方法 | 第30页 |
·糖类及乙醇的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抑制物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纤维素酶活测定方法 | 第32页 |
·FLZ10 解毒研究的实验设计 | 第32-33页 |
第3章 预处理及发酵副产物对乙醇产量的影响 | 第33-45页 |
·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洗液及发酵醪液中抑制物成分分析 | 第33-35页 |
·预处理后玉米秸秆表面结构的改变 | 第33-34页 |
·汽爆秸秆洗液及发酵醪液中抑制物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发酵液中无机离子及有机酸、醛类对酵母活性的影响 | 第35-43页 |
·发酵液中无机离子对酵母的影响 | 第35-37页 |
·发酵醪液中有机酸、醛对乙醇产量的影响 | 第37-41页 |
·联合抑制作用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汽爆秸秆产乙醇过程中生物解毒试验研究 | 第45-63页 |
·FLZ10 作为解毒菌株对发酵液中抑制物的代谢的作用研究 | 第45-52页 |
·FLZ10 对无机盐的代谢 | 第45-48页 |
·FLZ10 对有机抑制副产物的共代谢研究 | 第48-52页 |
·实际发酵中FLZ10 菌剂生物解毒效果的研究 | 第52-56页 |
·FLZ10 菌剂用于生物解毒的效果研究 | 第52-54页 |
·生物解毒在不同工艺中的效果对比 | 第54-55页 |
·不同生长形式的FLZ10 解毒效果比较 | 第55页 |
·生物解毒与水洗解毒的效果对比 | 第55-56页 |
·FLZ10 菌剂制作工艺的优化 | 第56-62页 |
·实验设计 | 第56-57页 |
·滤纸酶活与β-葡萄糖苷酶活的测定 | 第57-58页 |
·菌剂对秸秆水洗液中抑制物去除效果的比较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提高醪液中乙醇浓度的试验研究 | 第63-69页 |
·通过营养物的添加促进发酵作用的研究 | 第63-65页 |
·单因素微量元素的添加对发酵的影响 | 第63-64页 |
·单因素必需生长因子的添加对发酵的影响 | 第64-65页 |
·正交分析 | 第65-67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65页 |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配比 | 第65-67页 |
·发酵体系中营养物质的添加对乙醇产量的作用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