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DOA和波束形成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相干DOA估计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宽带DOA估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鲁棒波束形成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15-18页 |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阵列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 第18-29页 |
·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主要假设 | 第18-19页 |
·本文涉及到的阵列信号模型 | 第19-21页 |
·窄带信号模型 | 第19-21页 |
·宽带信号模型 | 第21页 |
·经典DOA估计与波束形成技术 | 第21-28页 |
·经典的超分辨窄带DOA估计算法 | 第22-26页 |
·经典波束形成技术简介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多径环境下的DOA和衰落系数联合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 第29-53页 |
·多径效应简述 | 第29-30页 |
·衰落系数估计算法 | 第30-38页 |
·基于子空间的衰落系数估计算法 | 第31-32页 |
·衰落系数的Cramer-Rao界 | 第32-33页 |
·算法仿真及复杂度分析 | 第33-38页 |
·DOA和衰落系数联合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 第38-51页 |
·DOA和衰落系数联合ML估计器 | 第38-41页 |
·联合ML估计下的Cramer-Rao界 | 第41-43页 |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43-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宽带DOA估计算法研究 | 第53-68页 |
·宽带DOA估计算法研究现状 | 第53-56页 |
·非相干宽带DOA算法 | 第53-54页 |
·相干宽带DOA算法 | 第54-55页 |
·空间重采样算法 | 第55页 |
·模空间处理算法 | 第55-56页 |
·基于接收数据矩阵的聚焦算法 | 第56-57页 |
·改进的数据矩阵聚焦算法 | 第57页 |
·信源协方差矩阵聚焦算法 | 第57-62页 |
·最优参考频率的选择 | 第58-60页 |
·仿真试验:参考频率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基于导向矢量频域积分算法 | 第62-64页 |
·仿真试验 | 第63-64页 |
·三种算法的计算量分析与比较 | 第64-65页 |
·仿真试验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 第68-88页 |
·鲁棒波束形成的基本思想及研究现状 | 第68-70页 |
·简化的鲁棒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 | 第70-78页 |
·简化算法推导 | 第70-73页 |
·简化算法的步骤描述 | 第73-74页 |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74-78页 |
·不确定权值下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Robust Beamforming Algorithms WithUncertian Weights,RBAWUW) | 第78-87页 |
·球形不确定集 | 第79-80页 |
·椭球不确定集 | 第80-81页 |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81-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附录A | 第90-95页 |
附录B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技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