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经验建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 第13-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4-15页 |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1.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5页 |
2. 本文拟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相关理论界定 | 第16-21页 |
(一) 新能源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第16-17页 |
(二) 基金的含义和分类 | 第17-18页 |
1. 基金的基本含义 | 第17页 |
2. 基金分类 | 第17-18页 |
(三) 本文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的认识 | 第18-21页 |
1. 产业发展基金的界定 | 第18-19页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的界定 | 第19-20页 |
3. 建立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二、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情况与启示 | 第21-27页 |
(一) 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1. 政府主导发展阶段 | 第21页 |
2. 私人合伙制主导发展阶段 | 第21-22页 |
3. 大企业主导发展阶段 | 第22页 |
(二) 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资金来源 | 第22-24页 |
1. 退休基金 | 第22页 |
2. 金融机构 | 第22-23页 |
3. 捐赠基金 | 第23页 |
4. 天使投资 | 第23页 |
5. 政府机构资金 | 第23页 |
6. 非金融系统大公司发起的基金 | 第23-24页 |
(三) 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 第24-25页 |
1. 首次公开上市(IPO) | 第24页 |
2. 出售和并购(M&A) | 第24页 |
3. 资产清算 | 第24-25页 |
(四) 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25页 |
(五) 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迅速发展的启示 | 第25-27页 |
1. 有效的制度安排 | 第26页 |
2. 发达的金融市场 | 第26页 |
3. 成熟的投资理念 | 第26页 |
4. 创新的组织形式 | 第26-27页 |
三、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模式构建 | 第27-48页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模式 | 第27-29页 |
1. 基金管理模式构建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2. 基金组织形式 | 第28页 |
3. 基金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筹资模式 | 第29-40页 |
1. 新能源产业基金筹资渠道 | 第29-33页 |
2. 影响资金供给因素 | 第33-36页 |
3. 资金筹集策略 | 第36-39页 |
4. 资金筹资方式 | 第39-40页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运营模式 | 第40-48页 |
1. 基金运营模式构建理论依据 | 第41页 |
2. 基金使用方向 | 第41-43页 |
3. 基金运作机制 | 第43-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5页 |